小军鼓做大提琴排水管注射器变乐器
他是乐器的“创意玩家”,诸多金奖杂技的道具大师,更是舞美设计师,演奏“杂家”。但他却总自称是“老糊涂”,有“老年痴呆”,因为啥呢?原来,在日常生活和交际中,他都相当“大智若愚”,见过的人总是认不得,只好一再嘱咐人:“以后见面一定要主动跟我打招呼。”正是因为如此,老人家才自嘲:发明就是为了挑战我的老年痴呆症。
他就是中国杂技团的“宝贝疙瘩”——总工程师王建民。
这是一位看来相当“普通”的老者,年过半百,留着花白络腮胡,戴着一顶牛仔帽儿,十分谦虚。不过这可是个装满创意的脑袋瓜。
王建民从小就喜欢鼓捣点花样儿,用竹管和筷子组合发出鸟叫声,拆装家里的钟表门锁之类,再不就是拿些小零件自己造出个半导体、电视机来。总之,他天生就长了一副“巧手”。十几岁时,王建民插队到哈尔滨肇源县,任职县文工团。
在1988年前后,王建民来到肇源县杂技团,开始了奇异的发明之旅。短短三年,他就先后发明了50项“新东西”,其中“可折叠三高度跳板”、“滑稽怪车”等十余项机械装置在全国杂技界引起了震动,并获了很多奖项。1994年,他被中国杂技团的演员孙力力发现后力荐,时任中国杂技团团长林峰如获至宝,把他请到了北京。直到今天,王建民还不忘当时孙力力和林团长的知遇之恩。
拥有400多项科研专利
几十年来,他已经获得了400多项科研专利,著名的《十三人顶碗》、《俏花旦·集体空竹》、《探梦·蹦拐顶技》等节目中都少不了他的作品。2002年第十七届巴黎国际杂技节上,中国杂技团小演员张帆使用他创造的“遥控旋转软钢丝架”道具表演的节目荣获“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2005年,他更是以“道具器械创新推动杂技艺术发展”项目获得了文化部颁发的首届文化创新奖。
除了各式神奇道具,这位疯狂的发明达人还打起了乐器的主意,在他的创新乐器音乐会上,记者曾目睹了他发明新式乐器的神奇。王建民边说边演,用10余种创新乐器演奏了15支经典曲目。他用小军鼓做的大提琴、胡琴演奏了《二泉映月》,用呼啦圈做的笛子演奏《梁祝》,用注射器做的活塞笛演奏《枉凝眉》,用双音排箫演奏了《山楂树》,用环状埙笛演奏了《敖包相会》,又用脚踏风铃奏出了“一个人的乐队”。当中还有一些曲子是由王建民自己创作的。
对于王建民来说,每一件乐器他都能给出充分的理论依据,他说:“如何固定乐器的音高音准是要通过精密的数学计算确定的,运用很多律动关系,再通过结算方程式,这样成功的效率就很高,大大减少了试验定音的时间和材料的浪费,并且填补了我国民族乐队中低音的空白。”
在老伴的反对声中茁壮成长
这位发明达人隐约透露了他成功背后的“难处”,“其实每一个科研项目都需要很多经费,幸亏有上级领导们对我的肯定和支持。”老王还提起了自己的老伴儿,总结语很另类:“这么多年我就在她的反对声中茁壮成长起来的。”原来每发明一样道具或乐器,王建民都要投入很多时间,常常半夜都不睡,这惹得老伴儿很不高兴,担心他身体熬坏。
如此痴迷于发明创造,连他自己都很“骄傲”:“这就是我的主业,我95%的精力都放在了设计杂技道具上,创新乐器只是我全部精力的5%。”他开玩笑地说:“我这也是在不断挑战我的老年痴呆症。”
王建民告诉记者,明年自己会参加国际大赛,希望这些创新的乐器能让更多人认识、了解。中国杂技团也将准备以创新乐器为契机尝试创新乐器杂技节目的研发,开启《“愚叟”创新乐器音乐会》世界巡演。
文/图 本报驻北京站记者程雪超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