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4年5月3日 星期五 您位于: 首页 → 新闻博览  
 新闻博览
   杭州有效发明专利拥...  05/01
   全国大学生创新发明...  04/30
   深圳每平方公里发明...  04/26
   中国70项发明斩获日...  04/22
   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  04/18
   第十八届中国发明家...  04/16
   去年安徽省高价值发...  04/11
   可视化收发一体的快...  04/06
   山西交科一项发明专...  04/02
   厉害了!宁波发明专...  03/27
   第27届全国发明展览...  03/21
   贵州省有效发明专利...  03/19
   开鲁县农民发明新型...  03/15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正...  03/11
   北京:去年每万人口...  03/08
   “工人发明家”的创...  03/02
   中国国内高校和科研...  02/29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02/26
   上海每万人口高价值...  02/22
   2023年安徽省发明专...  02/20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页次:1/367 732920篇/页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1.58万件专利带来的思考2011/02/11
    在过去的5年里,我区平均每天都会有近4件专利诞生。

  来自自治区知识产权局的数据表明:截止到2010年底,全区专利授权总量为15839件。“十一五”期间,全区专利申请量11573件,专利授权量7181件,分别比“十五”期间增长75.43%和83.5%,占全区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的43%和45.3%。

  专利作为科技工作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地区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也关系到一个区域经济素质的整体提高和竞争力的强弱。近年来专利数量的激增,对我区产业技术升级影响深远,也进一步表明我区自主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

  专家指出,在欣喜于专利技术和产品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还需清醒认识数字背后专利的含金量和转化问题,有针对性地破解这些问题,才能加快提升专利活动的规模、水平及构成,以增强经济增长的潜力与后劲。目前,专利转化市场不成熟,中介服务能力上不去,发明人与企业缺少沟通的桥梁,是造成专利转化难的原因。因此,需要政府支持、企业支援、中介配套等多方共同努力才可实现专利转化的良性循环。

  破解:多方互动创新渠道专利变成生产力

  “一个地区的专利活动规模、水平及构成,将直接影响该地区产业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影响经济增长的潜力和后劲,影响区域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自治区科技厅田颖男副厅长直截了当地指出专利发展对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提升专利含金量和转化率,则需要政府、企业、专利持有人和专利主管机关的多方互动和创新渠道。

  韩勇告诉记者,目前作为专利转化重要一环的中介服务机构少,且服务能力还不强。自治区现有专利代理机构只有4家,而中介服务机构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人才稀缺。“我们急需熟悉掌握经济、科技、法律、贸易等知识的综合性人才,提供较高质量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对此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力度,大力支持中介机构发展。”

  田颖男说:“纵观我区非职务发明人的专利发展,情况不容乐观。从总体上来说,主要表现为科技含量不高,不少民间发明人的发明灵感来自于生活和生产中的琐事,发明的产品市场推广价值有限,推广渠道不畅。此外,一些非职务发明转化率低,除了资金问题外,由于发明人是先有专利再找市场,所以其市场性往往差一些,这无形中增加了转化难度。”为此,专家建议,对于专利持有人来说,要对自己持有的专利技术有明确的市场定位,提高专利含金量,并主动与企业沟通寻求合作,才能准确、全面地向社会推介自己的专利技术,从而实现专利的顺利转化。

  而对于企业来说,在研发一种新技术时,应该充分利用现有专利信息,以保证新技术的独特性和超前性。“灵活运用现有专利信息一定能提高研发起点,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规避法律风险。”韩勇说。据他介绍,在自治区知识产权局可以查询“全领域专利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将国内外的专利信息“一网打尽”,通过查询,企业研发新技术便有章可循,专利含金量也会相应提高。

  “如果我们每一件专利都能实现转化,那我区自主创新能力将大幅跃升。”张勇感慨地说。而实现这一目标,还需各方努力,专利主管机关要加强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依法严厉打击专利侵权行为,维护专利持有人利益,全社会也要营造保护知识产权的舆论氛围,加大专利知识的宣传力度。实现创新内蒙古,还需更多努力。

  隐忧:提升含金量和转化率是当务之急

  在专利统计数据不断刷新的同时,专家也提醒,需理性看待这些数据的增长,提升专利的含金量以及提高专利的转化率仍然是当务之急。

  专利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三种类型,而最具有含金量的还是发明专利。我区目前被授权的15839件专利中,发明专利为1398件,仅占8.8%。这一现象并非我区独有,发明专利偏少,是我国科技竞争力的软肋。有专家指出,科技创新的源头是基础创新,要提升专利的结构和技术含量,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区,都需要向基础研究要动力。而就我区而言,从专利数据来看,“十一五”期间,2581件职务发明中工矿企业占绝大多数,为2283件,而承担着基础研究任务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分别只有166件和97件。韩勇介绍:“在其他一些省区,一个学校的年申请专利就达几百件,而我区高校和科研院所年均只有几十件,相差甚远。”

  在我国,庞大的专利申请量背后,转化率却不足10%,尤其体现在非职务发明上。在我区,也存在着并非所有发明都能应用社会的现象,相当一部分专利由于缺乏转化渠道,渐渐变成了“沉睡的专利”

  在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会上,记者见到了怀揣儿子的专利寻求企业转化的许凤琴,她告诉记者,儿子上高中时发明了一款多功能黑板擦,但3年过去了,儿子早已考上大学,这项发明仍无人问津。和她一样,呼和浩特市的王先生也遭遇了这样的尴尬,从小热衷于发明的他参加工作后先后发明了安全水阻器、安全防盗变台计量箱、煤气意外灭火自动关闭器等,并获得了7项专利。但成功并没有让老王兴奋,10多年来,他的专利没有一项被转化利用,每年还要支付一笔可观的专利维护费。

  发明难,转化更难的例子还有很多。发明人图勒说:“很多民间发明,获得专利时还仅是个技术方案,要转化为成熟的生产方案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能否转化成功还不可知。”

  喜悦:专利技术和专利产品带来巨大财富

  “十一五”期间,我区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呈现双高,专利技术的独一无二性和专利产品的高附加值,为拥有专利的企业和个人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2007年以前,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还是零专利。2008年,公司在专利授权上实现了零的突破,3件专利成功获得授权。2009年,公司进一步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又有11件专利诞生。2010年,公司再接再厉,又申报专利33件。如今,公司经济效益已经从2007年的几百万元提升到几千万元,谈到成功经验,公司负责人坦言,专利技术不仅为公司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专利保护政策也确保了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像中国二冶集团一样,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拥有30多项专利,且全部实现产业化。拥有专利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到了利润的60%,达10亿多元。

  近年来,我区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专利里的大文章,积极投身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通过专利申请和专利保护战略保持了市场竞争优势。内蒙古自治区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主任韩勇说:“目前90%的高新技术都是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为社会创造了巨大财富。”

  除了大企业,专利技术也为一些普通人提供了创业平台。在第四届中国专利周内蒙古地区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会上,记者见到了张勇。没有人会想到,现任呼和浩特市佳丽日用化学品厂总工程师、凭借专利产品走向大市场的他,曾经是一名下岗职工。2003年和2005年,下岗后的张勇先后研制出两项专利产品:强力去污剂和洗脚皂。为将产品推向市场,他和朋友用3万元办厂实现生产,如今,小厂已成为我区最大的洗涤用品企业,产品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拥有95家代理商,年产值由15万发展到100多万元。“虽然现在企业产品种类逐渐增多,但核心产品仍是专利产品,企业效益主要来源于此。”张勇说。(记者许晓岚)

  [小帖士]

  专利及专利产品

  专利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3种,3种专利中以发明专利的价值最高,所以消费者在购买专利产品时,可以根据专利号来判断产品的科技含量。

  专利号由大写的汉语拼音字母“ZL”和专利申请号组成。2003年10月1日之前,ZL后面的二位数字表示年份,如

  ZL95115608.X这个专利号即表示95年申请的专利,第3位数字表示专利的类型:1—发明专利,2—实用新型专利,3—外观设计专利;如专利号

  ZL95115608.X即表示该专利为发明专利。2003年10月1日以后,启用新的申请编号体系,三种专利申请号按年编排,如200310100002.X。申请号中,前4位数字表示申请年代,第5位数字表示专利申请的种类:1—发明专利,2—实用新型专利,3—外观设计专利。

  此外,有的产品印有“专利产品”甚至“本产品获得多项专利”字样,但却没有标明专利号,这些产品有的属于标识不规范,有的则可能是未取得任何专利,故意误导消费者。因此在购买专利产品时,一定要睁大眼睛,别被一些冒牌的“专利产品”给忽悠了。

  作者:许晓岚来源内蒙古日报)

登一年送一年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3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