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寿祈祺 通讯员 陈 静 在大众的看法里,发明创造主要是科研机构或者高校的工作,与寻常百姓关系不大。但事实上,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已经或者正在参与到发明创造当中来,组成了一个独特的“民间发明家”群体。
一个老人的发明
所谓民间发明家,是那些不依赖任何企业、机构,在自生自灭状态下独立搞发明的人,其正式称谓是“非职务发明人”,他们相对于职务发明人而存在。
76岁的退休老人何乐民,就是这样一名地地道道的“民间发明家”,16年前退休至今已发明了数十件在他看来史无前例的发明,一摞厚厚的国家专利证书见证了老何的“发明史”。
2004年的某个雨天,穿着雨衣的老何骑车时被一辆车刮倒,事后,老何反省事故原因,他认为雨衣的遮蔽使得视听觉弱化,才导致事故的发生。“后来我想是否可以制作一件既可以不影响视听觉,又可以拆卸的雨衣。”老何说。2004年6月,何乐民为他的“可拆卸雨衣”申请了专利。从此,年逾古稀的他彻底迷上了“发明”,一发而不可收拾。
“用心去注意身边的小细节,开动脑筋,就是发明创造的起源。”老何说道。
“蜈蚣梯”、“汽车撞击代力安全装置”、“名优茶光波节能电炒锅”……老何发明的东西都是从日常生活当中获取创造灵感。“这个帽子在帽壳圆边上设有帽檐,在帽壳与帽内衬之间设有安全气室,在帽内衬上设有帽托……”老何拿出一本国家专利——“带气室和帽托的安全帽”,“这个很适合工矿企业和摩托车驾驶员。”像这样的发明,到目前为止老何总共有51项。
“6年来的心血全在这儿了。”老何指着满满一桌子的国家发明专利证书道。
“我的目标是到我八十岁的时候有100项专利。”老何底气十足地说。虽然至今为止老何的专利没有给他带来一分一毫的经济利益,但他还是毫不动摇,在孤独中继续守望下去。
农民发明家或在改变生活
诸暨市知识产权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诸暨一直以来都有市民为自己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创新精神越来越深入人心,诸暨涌现出的民间发明家也越来越多。
今年1月至10月,诸暨市申请专利的共有2088件发明,其中非职务发明人的专利占到了不小的比例。
“我从小就有兴趣去摆弄一些东西,现在还是这样。”37岁的王建富在浬浦开着一家小厂,工作之余,发明成了他最主要的活动。
今年6月份,王建富发明了一辆“太阳能电瓶车”。“只要有太阳,就能开。”王建富说起自己的发明,显得自信满满。1999年,王建富正式捣鼓起这些“玩意”起来,到目前为止已有9项专利。
与老何一样,王建富也没能让自己的产品同市场接轨,但王建富显然不是很在意,“我不在乎能不能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这只是我的一个兴趣,或者说试验而已。”王建富说。
据王建富讲,自己的发明都围绕着节能降耗来进行的。
有业内人士指出,民间发明多是实用新型发明,虽然大多数的科技含量并不高,但其中不乏奇思妙想,使那些“小人物”们的聪明才智,变成造福社会的财富。
民间发明更多需要自我救赎
在诸暨,像老何和老王这样的“民间发明家”还有很多,他们聪明、执著,充满热情,一门心思地搞发明,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然而生活中,他们往往被人认为“一根筋”,而事实上的确有些人真的达到了“钻牛角尖”的程度,弄到倾家荡产的地步还不肯罢手。他们四处游说,却多是博得同情却难得到实际的帮助,他们的发明基本与国家科研经费无缘,而“草根”身份,又使他们的社会信任度很低,很难找到民间资金的支持,成为被到处踢来踢去的“皮球”。
“无法转化为实际经济效益是导致非职务发明人境况尴尬的最大原因。” 诸暨市知识产权局高级工程师杨利人说。
当记者问到为什么非职务发明人的专利难以转化为经济效益时。杨利人表示,实用性欠缺是最主要的原因。“专利没有实用性,就无法转换为产品,市场也不会接受。”
“有些发明者脱离市场,闭门造车,不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这种创新模式难以适应时代的节奏,结果不少专利发明鲜有开发应用价值。”杨利人显得很无奈,“我们鼓励发明创作,希望更多的人能参与其中,但是发明人必须与时俱进,更新知识结构,努力与市场接轨”。来源:诸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