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贾瑞君 本报通讯员 刘宪亮 王宗龙 “我有一个理想,就是要做发明专利最多、对国家贡献最大的残疾人。”垦利县黄河口镇北新村残疾农民刘新华自信地对记者说。截至8月底,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刘新华已经有32项发明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专利,其中23项发明获得了国家专利证书。
199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损坏了35岁的刘新华的双腿。在极度绝望、苦闷、烦躁中,他整整挣扎了一年,最终又鼓起了生活的勇气。起初,他和妻子做起了豆腐生意。但靠传统工艺生产出的豆腐没有特色,市场竞争又异常激烈,几个月下来反而赔了许多钱。
天生爱琢磨的刘新华反复钻研,终于从工艺上看出了问题,并进行了改进。这一改就改出了新天地,新做的豆腐味美可口,短短几个月就占领了当地市场。
有人和刘新华开玩笑说:“你的豆腐这么好吃,申请个专利吧。”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一下启开了他的灵感:干重体力活不行了,但动脑筋的活还行,说不定还真能从发明这方面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为了查资料,刘新华拄着双拐一趟趟地跑东营,跑专利局,跑书店。买资料太贵,他就跑到开放售书书店里边看边做笔记,甚至死记硬背下来。
搞发明不但艰苦,而且危险。在作“自动关闭阀”和“液化气罐外套”综合性能测试时,他让妻子用三轮车拉着他到开阔地里,在一次次熊熊大火中忐忑不安地期待着成功。他知道,实验一旦失败,液化气罐就会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省钱,刘新华屋里冬天从来没生过炉子,碗里的水经过一夜都冻成了冰疙瘩,他的脚也冻肿了。夏天天气热、蚊子咬,但他毫不退缩。“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能只为了名利,总得为后人留下点什么!”几年下来,刘新华的发明涉及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加热锅炉扫雪装置,小到输液器改进针头,他把自己的精力都用到了发明创造中。
2004年,刘新华与人合资百万元注册了东营市华方船体研制有限责任公司,将他的“轮船防沉充气装置”正式投入生产。在旅游船发生意外,出现沉没危险的时候,设置在船体两侧的气囊充气后自动增加船体的浮力,从而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预计本月内第一艘装配有“轮船防沉充气装置”的旅游船将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