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您位于: 首页 → 新闻博览  
 新闻博览
   第二十六届高交会盛...  11/15
   九号公司卡丁车产品...  11/12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产...  11/06
   脑机海河实验室团队...  11/03
   长沙“公交医生”一...  10/25
   全国七成左右发明专...  10/19
   庞代文:让微小量子...  10/14
   山西省以科技创新塑...  10/07
   刘珈岩:热爱发明的...  10/05
   1979年至2023年我国...  10/01
   这个科技领域的职业...  09/20
   2024年芬兰千年技术...  09/05
   2023年我国经济发展...  09/01
   九阳:发明了一个产...  08/31
   浙江一本科生团队研...  08/27
   有效发明专利量达61...  08/23
   2024年宋庆龄少年儿...  08/19
   晶体管家族增添新成...  08/16
   平湖曹桥开展“四大...  08/13
   我国科学家成功开发...  08/09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页次:1/369 737420篇/页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全球化背景下的自主创新需奠定什么基础2007/03/05
    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时代转换急需新发展模式

  ——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部副部长隆国强

  本报记者 冰岛

  所有置身全球化时代的人,都有一个痛彻感受:这是一场不见战火的弱肉强食之战,是一场以和平方式进行的更为严酷的优胜劣汰,随着“马太效应”体现得越来越淋漓尽致,世界近代史上又一次大国兴衰更替,已在中国这个曾繁华落尽、如今已艰难走上崛起之路的文明古国的土地上,开始了依然带着冰霜冷雪的坚强萌芽。

  以往二十八年,中国通过越来越开放的国门,越来越深入的改革,迅速走上了工业化道路,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当“中国制造”成为中国水平代名词时,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将开始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这是中国发展史上一次重大转折:昨天是为摆脱贫穷落后在制造业上寻富图强,今天和明天将为成为世界性大国上下求索。

  创新型国家一个重要标志,是极强的自主创新能力,而中国二十九年经济发展,走的是技术引进之路。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不仅是时代转换,更是思想、体制机制、文化、以及发展模式的一次全方位变革和跨越。

  这种变革和跨越虽刚刚起步,但一些现象令人深思:随着一些史学家登上传媒舞台、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进行深度和通俗解读,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史学热,人们开始以历史眼光、从历史经验教训中,反观今天的所思所为。

  所有历史都是现代史,具有历史眼光的国民,是中国崛起急需的民众基础。今天中国的一部分优秀企业家、知识分子、中产阶层及年轻一代,越来越敢于在各种舞台上展示自己,并逐渐从对西方文化的无限崇拜中,转向崇拜具有天人合一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这不是一次简单的视角回眸,而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中国人在展望未来时,第一次有了自信,虽然这自信还需要更多底气,却将赋予自主创新前所未有的勇气和魄力。

  自主创新是艰难的,全球化背景下的自主创新更难,不仅要建立起极富竞争力的创新体制和机制、适合创新主体萌芽和成长的环境,更要应对来自外部世界的强大竞争压力,虽然压力中也蕴藏多重机遇。

  华为是中国最具创新能力的企业之一,但其相关负责人不久前在一篇内刊文章中坦言:“华为在过去十八年里,虽然将高于10%的销售收入投到研发上,年投入额高达70~80亿元,但迄今为止仍无一项原创性产品发明。与国外对手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技术积累相比,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还存在巨大差距”。

  国企虽是创新主体,但由于体制机制不畅,使其既缺乏创新能力,更缺乏创新动力。中国绝大多数企业家诞生并成长于技术引进时代,并成为该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由于时代特点所限,其在文化背景、技术和资本能力、行为魄力、甚至民族精神上,都有巨大缺陷,与时代需求相差甚远。吻合时代需求的企业及企业家,寥若星辰,基本处于萌芽之中,无法形成强大的新生力量,使创新主体出现真空。

  面对自主创新,政府、专家、企业和民众开始各种探讨:自主创新最重要基础是什么?中国已具备哪些基础?哪些基础最薄弱?全球化背景下有哪些机遇和难点?怎样打造自主创新动力和能力?怎样培育创新主体?哪些国家的经验可借鉴?

  这是一次思想探索过程。就这些问题,本报记者与我国著名外经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部副部长隆国强进行了对话。

  记者(以下简称记):隆部长你好!中国要想成为世界性大国,首先需要很强的自主创新能力,中国政府已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但创新型国家主要有哪些标志?

  隆国强(以下简称隆):一个国家能否被称为创新型国家,可从四方面看:一是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我国现在的经济增长主要靠要素投入,尤其是投资增长来驱动;二是创新成果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技术专利的质量、数量是重要指标;三是有多少人从事创新活动,有多少创新型企业,在全球所占比例;最后还要看国家政策是否鼓励创新,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和融资等,这些都可放在全球这个大坐标中去比较。虽有很多定量指标,但最重要的还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美国战后的经济增长,主要来自技术进步,这就是典型的创新型国家。

  记:中国的技术能力处于什么现状?

  隆:中国从事研发活动的人3850万,占全球第一位,直接从事研发的人1093万,占全球第二位,研发投入总额占全球第六位,但技术能力是多年积累的结果,不会一蹴而就,因此中国核心专利很少。在高新技术领域,发达国家的核心专利占90%,中国的技术装备也主要依赖进口。据相关数据,中国技术的对外依存度高过50%。进口技术并不可怕,问题是消化和吸收能力太弱,大中型企业对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的资金比是1:0.5,而日本、韩国是1:8。中国注重引进而不注重吸收,更谈不上再创新。

  记:自主创新最重要的基础是什么?

  隆:创新动力和能力。

  就创新动力看,少部分企业有动力,如华为、中兴等,大部分企业动力不足。技术创新主体全世界来看主要是大企业,因其研发能力强规模大,利于分摊研发成本。但我国多数大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因其主要是国企和外商投资企业,民营大企业相对较少,这就引出一些问题: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来自母体,在中国的研发层次和投入有限,主要针对中国市场做适应性研发,创新动力不足;国企研发动力也不足。大型国企依靠垄断生存和发展,自主创新市场压力不足。内部机制也不利于创新。国企老总多为任期制,创新虽有利于提升企业长远竞争力,但短期表现为投入使利润下降,且存在技术和时间风险,国企老总的明智选择是不搞或少搞研发。中国政府已提出要成为创新型国家,但要落实这一战略,当务之急是通过体制改革,解决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企业创新动力不足问题,同时大力发展民营大企业。

  创新能力取决于人才资源,尤其高端人才,中国从钱学森时代开始,许多顶尖人才都是引进的归国学者。高端人才是全球稀缺资源,所以一定要搞清楚高端人才来中国,主要障碍是什么。我们曾做过调查,个人所得税过高、子女入学受教育、配偶工作与生活条件,是主要制约因素。政府已想了很多办法解决问题,但还需更好的办法,必须找到一条出路。创新能力还取决于体制和文化。就体制而言,研发成果出来后得不到保护,创新动力会受打击。美国有一整套创新体制,即风险投资加创新企业加资本市场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可使创新成果迅速产业化。中国自主创新刚起步,近十年看无论动力还是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都有很大差距。中国是后发国家,一直在追赶别人,这是一次艰难的跨越。

  记:全球化背景下的自主创新与以往时期相比,有哪些机遇和难点?

  隆:机遇是起点高,可在先进技术水平上搞研发,避免出现技术路线错误;还可利用全球资源搞创新,利用全球市场分摊研发成本。难点来自外部世界强大的竞争压力,致使很多创新即使政策支持也不一定成功,越是技术更新快的行业,越会让创新颗粒无收。此时从外部获取技术的成本就会低于创新,由此削弱创新能力。但全球化背景下创新动力更强,因为竞争压力大,不创新就会丧失主权或利益,关键是怎么利用全球化机遇。

  记:这些机遇与以往相比,有哪些区别?

  隆:中国从打开国门融入全球化至今,整个过程不是突变而是渐变,总之是坚持对外开放,最终积累到质变。全球化不断带来新机遇,当前一个新趋势是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对后发国家是新机遇。有些企业利用全球化之机,到境外建研发中心或买入研发机构。汤姆逊公司原是世界电视业老大,在全球有四个研发中心,全部卖给了TCL,大大增强了TCL的研发能力。有的企业利用创新加风险资本加上市,使企业迅速全球化。中国作为后发国家,技术进步有两大来源:技术引进;通过自主创新掌握知识产权,形成核心竞争力。但无论今天还是未来,两条路径都应采纳,在强调自主创新同时,绝不排斥技术引进。

  记: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对发展基础的需求是颠覆性的,这种颠覆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隆:技术进步从引进到创新是逐渐演进,却是两种发展模式,重要的是观念不同。虽然二者都是技术进步手段,但创新能产生知识产权,获得创新利润。从国家层面看,我国仍处在技术引进时代,企业因此缺乏创新动力,只有技术引进成本高于创新成本,创新动力才会高涨。

  创新时代的特点是技术引进成本越来越高,与发达国家技术水平接近;解决了创新的外部压力,企业家对创新带给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有清醒认识;人力资源、技术信息、成果产业化能力等,都围绕创新机制展开。创新机制包括国家政策导向、创新资源、技术和人力储备、完善的金融市场和成果保护机制、创新动力和能力、资本投入及成果产业化能力。

  记:自主创新已具备哪些基础?

  隆:首先是经济快速发展后研发投入增加,政府和企业有能力拿出一定资金搞研发,并已积累很多研发资源和人力资源,跨国公司愿将研发中心放在中国,就是看中这块资源;其次是制造业能力大幅提高,为成果产业化提供了基础,并带来更多研发需求,这是一个重要优势。华为、中兴之所以迅速发展起来,没有沿海强大的制造基础,能有他们的高技术制造能力吗?中国还有巨大的国内市场,有利于分摊创新成本,降低创新风险。

  记:哪些基础最薄弱?

  隆:两年前看主要是创新意识淡薄,今天看主要是企业创新动力和能力不足。

  记:两大基础该怎么奠定?

  隆:动力不足需多方面采取措施,如鼓励竞争、加快国企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过从启动国家创新战略到看到创新实效,需要时间。国家对创新高度重视,政府投入在增加,创新基础设施在改善,对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重视,相关法律法规在完善,但问题还会存在,不可能一夜之间就改变。

  记:自主创新最难的是什么?

  隆:首先是按创新型国家要求,建立起鼓励和保护自主创新的机制;其次是缺乏既有创新意识、又有组织创新能力、并将成果产业化的企业,这两点最难。虽然政府倡导自主创新,但创新所需的很多元素还不具备或不充分,自主创新时代尚未到来。

  记:中国绝大多数企业是从加工贸易起步,对技术引进有很强的依赖性,这是自主创新在思想上的一大障碍。

  隆:作为一个群体会形成惯性思维,因而会妨碍自主创新,主要是重技术引进轻创新,致使企业在研发上既无动力又无能力。

  记:很多企业表示自主创新是政府着急,企业并没有很强的迫切性,政府和企业在需求上的不完全一致,体现的深层次问题是什么?

  隆:主要是政府意识超前,着眼于大国竞争,企业相对短视。政府对自主创新可能要看一百年,企业可能只看几年;二者比较竞争对手时也有差别。政府着眼于中国要想成为世界性大国,必须自主创新;企业只着眼于与竞争对手及合作伙伴的关系。现阶段技术引进仍有很大空间。短期看过于依赖技术引进,会削弱自主创新;长期看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自主创新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消化、吸收过程中会培育研发能力,通过引进可在更高水平上搞创新,创新成果水平会更高,但我国企业的主要问题是重引进轻再创新。

  记:中国大多数企业家成长于加工贸易时代,由于时代特点所限,其思想能力和技术能力、甚至民族精神,与时代要求都有巨大落差,这是多数企业创新动力和能力不足的又一大根源。

  隆:技术引进时代成长起来的企业家,对技术引进有很强的依赖性,不利于自主创新。创新时代的企业家有几大特点:对产业技术进步趋势有很好的把握能力,这是一个重要素质;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管理能力;较强的创新成果运用和保护能力。

  记:创新时代需要新企业和企业家群体,怎样推动这一群体加速形成?

  隆:首先是改革现行教育体制,使学生不仅有考试能力更有创新能力。人才衡量标准也要变,有探索就会有失败,要有容忍失败的宽容机制,以此带来全新教育体制和人才评价体系,最终建立起创新文化。促进创新型企业成长要两条脚走路:一是让有创新能力的大企业增强创新动力,主要通过加快大中型国企改革来实现;二是为创新型中小企业迅速成长创造条件。小企业应降低注册门槛,拓展创新型企业融资渠道,如获得种子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发行企业债、上市融资、担保贷款等。还要大力培养一批合格的研发和管理人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也十分重要。

  记:现在讲自主创新,很多人错误地理解为完全是自己研发。

  隆: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自主创新只是其中一条路,还包括外资企业的创新。中国强调自主创新有客观背景,以往近三十年技术进步过于依赖外部,忽略了自主创新欠账很多,需加强这方面工作。自主创新虽由中国人或中国企业主导,但对外资企业创新并不排斥,应良性互动,即在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同时,鼓励自主创新之外的创新。只有这样,中国经济增长才能更多依赖于技术进步。将自主创新理解为完全由自己干,不符合自主创新原意,也不符合创新型国家要求,更不符合全球化潮流。

  记:这种认识会带来什么结果?

  隆:一种可能是政策上不支持外资企业研发;另一种可能是失去利用国际资源开展研发的机遇。我国很多互联网企业得到外资的风险投资,在海外上市后迅速发展起来,这些创新型小公司引入风险投资、并到境外上市后,被外资控股了,其创新活动还是自主创新吗?政府是否支持这类企业创新?如政策不支持,就意味着要想得到政府支持,就不得不放弃利用外部资源。过分强调自主,会丧失很多发展机遇。中国要想成为创新型国家,就要对所有创新活动给予鼓励,不能只鼓励纯粹的中资企业,但鼓励政策应有区别。

  记:怎么区别?

  隆:创新支持政策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普惠型政策,如培养人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公共技术信息、高新技术税收优惠等,所有企业均可享受;另一类是专项型政策,如对一些技术研发活动的财政性资助。后者应主要给予本土企业,而不应给予外资企业。

  记:有专家认为外资企业在中国的研发成果,也算自主创新一部分,你怎么看?

  隆:外资企业的研发,是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活动的一部分,但不是自主创新的一部分。按中国法律外资企业分三种: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企业。其中,中外合作企业创新形成的知识产权,归本企业所有,应是自主创新一部分。中外合资企业较复杂,由中方控股的企业,创新成果如归本企业或中方母公司所有,应是自主创新;外方控股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创新成果如归外方母公司,不应视为自主创新。如果外资股东分散,中资相对控股,创新成果归属本企业或中方母公司,应视为自主创新。韩国三星公司的外资股权达57%,但没有人认为三星不是韩国企业。中外资股权相等的企业情况较复杂,主要看创新成果归属。一般而言外商独资企业的创新,不应视为自主创新一部分,尤其跨国公司的子公司。不过有些外商投资企业如果股东是自然人、或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是没有外方母公司的外资企业,创新成果归属在华注册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应不一样。另外,外商投资企业股东来源较复杂,很多是港澳台投资企业,母公司可能是地道的中国人控制的企业,甚至大陆在外投资企业在内地的再投资,香港地区的华润集团和招商局,在内地均有大量投资,这些企业的在华子公司无论合资或独资,创新成果都是自主创新。总之外商投资企业情况复杂,应区别对待。

  记:自主创新提出后已达成哪些共识?

  隆:自主创新的必要性已达成共识;自主创新在技术层面上推进后,还要在体制机制上创新,构建鼓励和保护自主创新的体制和机制;自主创新需官产学共同努力;企业是创新主体;这些都有共识。

  记:哪些认识还不到位?

  隆:一是将自主等同于闭关自守,这是非常有害的;二是忽视创新的最终目标而强调自主,致使很多新成果虽填补了国内空白,但没有市场价值,对国家毫无意义。创新目的是什么?是通过技术进步推动生产力发展,为增强国力服务,而不是为创新而创新,为自主而自主,创新必须着眼于市场,着眼于转化为生产力;三是缺乏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开展自主创新的视野和胸怀。全球化背景下的自主创新,是站在人类文明成果的肩上,而不是万事从头来。全球化为自主创新带来很多新机遇,应充分把握和利用,最终掌握主导权;四是一提自主创新,就忽略、甚至排斥外资企业。

  记:全球化背景下的自主创新道路,怎么选择会更好?

  隆:对全世界而言这都是一个新课题,怎样在全球化背景下,开创一条既符合全球化趋势、又能把握一定主导权的自主创新道路,对各国都是一个挑战。对发展中大国来说,首先要处理好自主和开放的关系,不是不与国际社会合作,而是最终掌握主导权;其次应充分利用后发优势,虽然也有劣势,但对技术路线的判断相对简单。日本在追赶阶段相当顺利,但当其成为视听技术领头羊时,就面临技术路线风险。当年研究高清电视未来方向时,就犯了技术路线错误搞模拟电视,结果美国搞的数字电视一成功,日本在该领域的付出即成流水,为此付出时间和代价。中国作为后发国家,一般不会犯这种错误;还要充分利用全球化机遇,如到境外收购研发机构,大胆吸引国外风险资金,总之必须充分利用全球资源。

  记:外资研发机构国际化速度不断加快,在中国处于什么现状?

  隆:外资研发机构国际化,是跨国投资新现象,尤其近几年速度不断加快,《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主题,就是研发国际化。这种国际化首先是成本驱动,其次是开发发展中国家市场,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对其也产生吸引力。研发国际化中国最受益,目前经商务部审批的在华独立外商研发机构,已达800多家,但总体研发水平不高,除个别研发针对全球市场的核心技术与产品外,主要是适应性开发,同时利用中国低成本的人力资源,参与全球研发。虽然如此,仍起到提升中国研发水平的作用。首先是吸引了很多高水平人才,中国在海外有大量高水平留学人员,给这些人创造了就业机会,GE、微软在中国的研发机构,有很多归国人员;其次是大量研发机构到中国后,研发人员流动加速,有利于尖端技术信息扩散,而且带来大型跨国公司研发管理模式的传播。现在很多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需很多人参与,如何高效整合资源,是一个非常突出的挑战。

  记:我国对外资研发机构的鼓励政策是否到位?

  隆:我国已出台一整套鼓励政策,但还有改善空间:如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好,使很多跨国公司不愿将尖端研发机构放入中国;对高端研发人才在中国的待遇,缺乏通盘考虑:如个人所得税较高;要使高端人才得到与发达国家同等的收入,公司付出很高成本;另外其家人就业、就学条件也需改善;与创新有关的产业配套环境还有欠缺,相应的配套企业也缺乏。

  记:还可出台哪些政策?

  隆:首先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一定要加强,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这是个矛盾问题。知识产权具有垄断性,市场常质疑其定价的合理性,但要想鼓励创新必须保护知识产权。我国这些年做了很多工作,相关法律也很先进,但执法效果很差,这是一条漫长的路,中国还是个总体法制都需完善的发展中国家。对知识收费也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对公众的教育将经历漫长时间;其次是对高端人才的吸引,需一套制度来保障,

  如个人所得税怎么减免?怎样提供好的生活条件?家人的就业、医疗、孩子教育问题怎么解决?都需统筹考虑。还要鼓励外资研发机构与本土机构合作,共同承担科技攻关课题,一些课题的研发甚至可公开招标,鼓励双方共同承担,这是扩大外资研发机构溢出效应的重要一环。还要鼓励人才流动。

  记;中国在创新能力建设和形成上,哪些国家的经验可借鉴?

  隆:很多国家都有成功经验可借鉴。美国的研发是政府支持,市场提供激励,很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企业因此获利。美国有两大特点:很多政府研发项目都由政府提供资助,或通过政府采购提供研发激励;还有高效的资本市场,形成了创新企业加风险投资加资本市场的独特模式。日本、韩国对研发活动提供补贴,并组织一些行业大企业,形成官产学联合体,在共性技术领域取得突破。韩国企业对创新高度重视,尤其当年金融危机爆发经济滑坡后,不得不大力提升研发能力,企业家的民族精神也非常强。中国可兼容并蓄,学习各国的成功经验,不必拘泥于某一模式。目前我国的突出问题是各自为战,缺乏协调合作。中央提出自主创新战略后,很多部门都很重视,搞了很多鼓励扶持政策,但政策未能很好地协调。如何有效配置有限财政资源?钱是否用在了刀刃上?大企业怎样才能既竞争又合作?这些问题都需政府和企业深思。

  记:有段时间我国对韩国在自主创新上取得的成就,非常推崇,能否谈谈韩国为什么比中国做得成功?我们的不足在哪?

  隆:韩国在创新上之所以比中国做得好,主要是压力比中国大。韩国人均GDP已达上万美元,只有创新才有发展空间;韩国企业民族精神也很强,创新动力比中国强,中国需更多有民族精神的企业家出现。我们的不足首先是企业能力不如韩。中国虽有一些大企业,但成长不是靠创新驱动而是靠行政垄断,加之治理结构有缺陷,在创新方面与世界同行相比,有很大差距;其次是韩国在创新道路上比中国起步早,在制造业上有完整的产业链,而中国刚将制造业搞上来,这是发展阶段带来的差距;中国支持研发的配套产业还未起来,政策环境虽有改善,但产业和人才环境、资本市场等,都有很大差距,包括知识产权保护。

  记:当年在集成电路研发上,中韩曾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却出现了后来的差距,原因到底是什么?

  隆:韩国的创新主体是企业,中国的创新主体表面看是企业,但背后是政府。企业做不成有市场来检验,私企是不成功便成仁,但政府做不成谁来考核?这种机制上的差别,正是造成今天差距的根源。面对全球竞争,创新面临两大风险:一是技术风险,能否做出来;二是市场风险,创新成果能否商业化。研发不出来是失败,成果不能商业化也是失败。当年的两弹一星虽面临技术风险,但没有市场风险。今天研发的市场风险怎么克服?研发在不同机制下会导致不同结果,华为、中兴的成功,说明微观主体很重要,找不到这样的创新主体,即使技术关跨得过,市场关也跨不过。

  记:这些微观主体怎样才能培育出来?

  隆:微观主体是在市场竞争中产生,因此一定要完善市场机制。创新有内在规律,政府如按规律行事,可加速创新型企业培育,人为选秀结果可能适得其反。政府只规定不许做什么就行,其它不用限制。创新有一定偶然性,只要有巨大回报驱动,总会有人奋不顾身,最终发展出创新型企业。但这并不意味政府无为而治,在创新环境打造、人才培育等方面,政府可大有作为。政府对创新首先要给予激励,如知识产权切实得到保护、良好的创新环境和融资环境等。对于支持创新的财政性投入,政府还要考虑钱怎么花更有效?怎样将钱给到最合适的人手里?企业怎么拿到风险投资?人才怎么培养和组织?教育和创新机制怎么配套?什么样的人和企业可成为创新主体?这是个系统工程,政府高调倡导自主创新,只是一个良好起点,要想取得成效不可能一蹴而就,需长期努力。

  记:虽然上面我们谈了很多,但我认为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观念一定要创新。

  隆:中国基本是在入世后,才真正有了知识产权概念,对自主创新也有了一定认识,因此当自主创新成为国家战略后,政府还需对国民进行观念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创新、尊重创新人才之风。同时将观念变成一系列制度,即由很多制度构成的一个总创新制度。

  记:无论在封闭背景下,还是在全球化背景下,自主创新都是艰难的,不会一蹴而就。要想建立起与其匹配的发展基础,首先需要一场观念革命,没有这一重要的源头之变,难以带来过程和结果之变,创新制度的建立、创新动力和能力的形成,也将因此变得荆棘丛生,致使自主创新隐含各种风险。

  令人欣慰的是,政府对自主创新的全力倡导和推动,民众创新意识的觉醒和提升,都为一个新时代的带来,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量。但尽快出台一套符合自主创新需求的总创新制度,使创新主体尽快萌芽并成长起来,为自主创新奠定坚实基础,是眼下最重要而迫切的事。 (国际商报)

登一年送一年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4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除尘滤芯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