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5年4月16日 星期三 您位于: 首页 → 新闻博览  
 新闻博览
   武汉一公交管理员发...  04/09
   中国学者研发集成规...  04/03
   截至去年底 河南全省...  03/31
   斩获重要专利 山西美...  03/23
   2024年全市高价值发...  03/14
   安徽每万人口发明专...  03/05
   河北去年高校发明专...  03/02
   永州高价值发明专利...  02/19
   2024年新疆专利授权...  02/14
   2024年安徽省发明专...  02/06
   国家知识产权局:20...  02/03
   知识产权保护为企业...  01/25
   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  01/17
   安徽省每万人口发明...  01/13
   2024年我国国内发明...  01/11
   北京“追新”破题:...  01/05
   宣城市新增发明专利...  01/02
   2024年中小企业有效...  12/26
   提前完成规划目标!...  12/22
   2024年中国经济观察...  12/11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页次:1/370 739720篇/页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中德“可燃冰”合作研究将进入实验室阶段2004/07/16
    新华社上海7月16日电(记者孙丽萍)  德国“太阳号”科考船16日离开上海返回德国。中德科学家联合宣布,此行发现中国南海拥有天然气水合物储藏,合作项目将进入实验室阶段。

  该项目中方首席科学家、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黄永样教授说,通过海底电视观测和海底电视监视抓斗取样等手段,中德科学家发现了南海确实存在天然气水合物也就是“可燃冰”储藏的证据。

  科学家们在南海北部陆坡发现由天然气水合物气体“冷泉”喷溢而形成的巨型碳酸盐岩,总面积接近430平方公里,这也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自生碳酸盐岩区域。

  该项目的德国首席科学家、德国基尔大学海洋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厄尔·塞斯认为,中德科学家在南海上的发现有独特意义。因为,此前发现天然气水合物的墨西哥湾、挪威海湾等都属于“主动形大陆边缘”,而中国南海的地形则属于“被动型大陆边缘”。

  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外表像冰,但其成分中80%-99.9%为甲烷,可以燃烧。它也被认为是未来人类最理想的替代能源之一。

  此次考察同时表明中国对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开始转入区域性调查和试勘探阶段。中国从1999年开始对南海展开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调查和评估。2004年3月,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和德国基尔大学海洋科学研究所签定中德合作协议,确定双方共同对南海展开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合作时间为1年。

  乘载着26名中德科学家的橙红色的德国“太阳号”科学考察船在南海上展开了为期42天的勘测考察。来源:新华社

登一年送一年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4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除尘滤芯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