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5年4月22日 星期二 您位于: 首页 → 新闻博览  
 新闻博览
   我国77项发明获日内...  04/19
   武汉一公交管理员发...  04/09
   中国学者研发集成规...  04/03
   截至去年底 河南全省...  03/31
   斩获重要专利 山西美...  03/23
   2024年全市高价值发...  03/14
   安徽每万人口发明专...  03/05
   河北去年高校发明专...  03/02
   永州高价值发明专利...  02/19
   2024年新疆专利授权...  02/14
   2024年安徽省发明专...  02/06
   国家知识产权局:20...  02/03
   知识产权保护为企业...  01/25
   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  01/17
   安徽省每万人口发明...  01/13
   2024年我国国内发明...  01/11
   北京“追新”破题:...  01/05
   宣城市新增发明专利...  01/02
   2024年中小企业有效...  12/26
   提前完成规划目标!...  12/22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页次:1/370 739820篇/页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我国发明新型生物工程支架 已获欧盟CE认证美国知识产权2006/07/11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记者李斌)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人员和国际权威专家独辟蹊径,采用新的技术,共同研发出新型动脉支架——Genous生物工程动脉支架,并已获得欧盟国家的CE认证。
    权威专家指出,这种技术为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提供了崭新的治疗手段,为冠状动脉支架治疗时代揭开了新的一页。
    1987年,冠状动脉支架在世界上首次应用于临床。近年来,继裸金属支架之后,药物涂层支架使冠心病的介入治疗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虽然依靠释放药物能抑制组织生成和血管新生内膜增生,提高了支架治疗的有效性,但是术后血管再狭窄的问题仍然困扰着人们。同时,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而对人体产生危害,可能产生晚期血栓等难以预见的并发症。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科学家发现,产生于骨髓的内皮祖细胞,随着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可以快速修复受损的内皮——形成功能化内皮层,构筑天然屏障,降低炎症发生可能并防止血栓形成。
    受这一发现的启发,业聚医疗器械深圳有限公司的科研人员在动脉支架上涂附一层固定化亚微米级的CD34抗体,这些抗体像磁铁一样“捕获”血液中的内皮祖细胞,迅速在位于病变血管位置的支架表面和支架杆之间形成内皮层,从而抵抗血栓形成并使再狭窄的可能性最小化。
    对荷兰等国家的63位病人进行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支架的安全性和药物支架相当,患者9个月后没有发现血栓形成现象。研究同时发现,病人自身内皮祖细胞的多少,往往对疗效起着重要作用。
    新型支架的临床试验结果去年在美国国际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年会(TCT)上公布后,引起国际同行的强烈关注。权威心血管病专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疗中心马丁·来依昂教授认为,新型支架具有促进受损内皮愈合的效果和抗血栓特性。
    新型支架已在美国获得多项知识产权。目前科研人员正对全球5000个病人进行临床治疗和术后1年随访,并对急性心肌梗塞病人进行进一步的临床试验。科学家还将进一步完善内皮祖细胞“捕获”技术,以将其用于骨外科移植、非冠状动脉系统等领域。
登一年送一年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4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除尘滤芯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