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5年4月22日 星期二 您位于: 首页 → 新闻博览  
 新闻博览
   我国77项发明获日内...  04/19
   武汉一公交管理员发...  04/09
   中国学者研发集成规...  04/03
   截至去年底 河南全省...  03/31
   斩获重要专利 山西美...  03/23
   2024年全市高价值发...  03/14
   安徽每万人口发明专...  03/05
   河北去年高校发明专...  03/02
   永州高价值发明专利...  02/19
   2024年新疆专利授权...  02/14
   2024年安徽省发明专...  02/06
   国家知识产权局:20...  02/03
   知识产权保护为企业...  01/25
   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  01/17
   安徽省每万人口发明...  01/13
   2024年我国国内发明...  01/11
   北京“追新”破题:...  01/05
   宣城市新增发明专利...  01/02
   2024年中小企业有效...  12/26
   提前完成规划目标!...  12/22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页次:1/370 739820篇/页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上海科学家发明新型DNA纳米生物传感器2006/06/28
    如果人体某一器官开始病变,首先反映在基因上。如果能够迅速找到该病变基因片断的位置,对于早期预防是相当的重要。昨天记者获悉,上海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电化学DNA纳米生物传感器,一旦临床运用,以它的高灵敏嗅觉可迅速将目标“揪”出来。

  据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专家介绍,发展新型DNA检测方法,是后基因组时代的需求,目前,诸如生物安全、人体健康(肝炎、HIV等)等领域都需要快速、便捷的DNA或RNA检测技术。如今,医学上经常使用荧光探针来对DNA进行检测,然而荧光很容易受外界干扰,因此要保证灵敏度有一定难度。于是他们试图另辟蹊径,既然电化学技术具有快速、灵敏、低能耗的特点,为什么不能把荧光“鼻”换成电“鼻子”呢?

  通过一年多的努力,这个新型“鼻子”终于诞生了。“鼻子”的内部安装了一个金属纳米粒子,虽然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几百分之一,但它却是一个“扩音器”,能把检测DNA探针的电化学信号,从DNA分子最前沿传输到仪器上,从而显著提高了DNA检测的灵敏度。

  通过试验比较发现,电“鼻子”的嗅觉灵敏度比常规荧光“鼻”高出了整整100倍。即便DNA分子所在的溶液浓度含量很低,电“鼻子”也能迅速将目标“揪”出来。该专家表示,目前,电“鼻子”可在1到2小时内快速检测到2万多个DNA分子。

  记者了解到,相对于荧光“鼻”,这个电“鼻子”的另一大优势在于可以高度微型化、集成化。“采用荧光检测,必须要有光源设备,因此仪器通常很大。”

  该专家表示,正因为采用电化学纳米技术,如果未来能顺利集成,可以瘦身为巴掌那么大。(记者 胥柳曼)   上海青年报

登一年送一年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4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除尘滤芯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