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邓稼先 (九) 九、生命的最后路程 邓稼先在争分夺秒地工作,同时隐隐地闪现出将要离别自己熟悉的一 切。他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是瞒不住研究神经解剖学的妻子的。20多岁的 儿子,有自己的主见和看法,他们之间出现了代沟。常常想念的有离得很远 的女儿,有常年操劳,年近古稀的大姐。但是,他在工作中接触的一砖一瓦, 一草一木,更使他眷恋不已。 在一次核试验的空隙时间,他来到了当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试验区, 他要看一看托着这颗原子弹爆炸的铁塔。他和坚持要陪着他的李医生一起, 在这荒漠的戈壁滩上漫步。当年的沙子和石块已经被爆炸燃烧成了琉璃砖的 模样,它使邓稼先的心绪回到1964年的时代。 邓稼先一边走,一边告诉李医生,当时是怎样编队的,走到一个极普通 又无任何标记的地方,邓稼先高兴地告诉李医生:“咱们的队伍当时就住在 这里。”走着走着,邓稼先又告诉他当年这地方曾是古代的海底,有很多蚌 壳化石,刘西尧部长还拣到一块大的,叫大李子送给周总理作纪念。他们缓 步前行,邓稼先触景生情,还想起了两句穆桂英探栈道的南梆子名词。 邓稼先忽然用手一指:“铁塔!”李医生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只见那120 米高的铁塔,已经平躺在戈壁滩上。它的顶端已经熔化掉,底部扭曲变形, 粗大的钢条扭成麻花乱成一团,只有中间一段似乎像是塔的样子。 沉睡在这20年的铁塔,仍有放射性。它的身边竖立着一块不高的石碑, 碑上刻着张爱萍将军的亲笔题字: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首次核试验 爆心。这里是一片永远值得怀念的土地。邓稼先无意中走到石碑旁边,和石 碑并排站立着。他那恋恋不舍的样子,可以看出是想留一幅人与碑的合影。 李医生说:“我给您照一张像吧!”邓稼先稍一迟疑,随即摆手,遗憾地说: “算了,还是不照吧!”李医生知道,从来守纪律的邓稼先,被纪律之墙档 住他的情感。 看过铁塔,邓稼先又要到平洞去看看。一边走,一边给李医生讲着原子 弹爆炸时的壮丽景象。他们来到洞口,进去以后,仍然有一种被热气蒸闷的 感觉。邓稼先还继续往里走,取了一些岩石,要带回去研究。 离开平洞时,邓稼先脚步渐渐放慢,有时又回头走几步,眷恋着这个地 方。 他们回来后,用测试仪器一碰鞋子就噼噼啪啪地响个不停,他们只好把 两双受了强烈辐射污染的鞋子扔到了戈壁滩上。 1985年7月中,邓稼先回北京开有关高技术的会议,妻子关心地问他的 肝怎么样。他告诉妻子,肝脏没有问题,但是大便困难,肛门痛得坐不下来。 许鹿希催他去做检查。他想到医院要一点润肠药就回来参加紧张的会议,没 想到经过仔细检查后,医生严肃地问他:“为什么现在才来?” 邓稼先知道,因为忙,他一次也没有参加过九院职工的体检,没想到这 一次终于发病了。 医生语气坚定地说:“别走了,立即住院。” 邓稼先告诉医生,他要主持一个重要的会议,不能住院。医生却微笑着 回答:“这里是医院,不是会议室。”他明白了,他知道的这一天,1985年 7月31日,这么快,这么静地来临了。 8月6日的活体取材检查手术做完后,张爱萍将军焦急地问医生:“活 体检查怎么样,癌是不是扩散了?”医生冷冰冰地回答:“这个,按常规要 在一周后才能知道结果。” 张将军说,我就坐在这里等着,你们尽快拿出化验结果来。半小时后, 冷冻切片的结果来了,确诊邓稼先患的是直肠癌。 8月10日,邓稼先做了直肠癌切除手术。早晨,张爱萍将军、九院和核 工业部的领导都来到了301医院。眼里噙着泪水的许鹿希,默默守候在手术 室外面,盼望着连自己也不敢相信的佳音。然而,手术后的病理诊断是:“肿 瘤的病理性质是恶性程度较大的低分化、浸润性脾癌,直肠旁淋巴结七个, 全部有癌转移……癌症属中期偏晚,已有淋巴结及周围组织转移。预后不 良。” 邓稼先在 301医院住进了一间高级病房。理智告诉他应该做最坏的准 备,但情感,又驱使他盼望着康复,他期望着自己能有好运,因为他感到要 做的事情太多了。 手术过程是顺利的,手术后,医生给他下腹部的左侧做了一个人造肛门。 邓稼先对这个东西讨厌极了,但他毫无办法,这也是他为了事业在生命最后 阶段所付出的代价。 邓稼先在手术后第四天,就用颤抖的手书写条子要研究院从四川给他送 材料和书籍来,要搜集到的关于“星球大战”的资料和剪报,还让别人帮他 借来了一大堆英、法、德、俄等文字的杂志,他的同事来,病房立即变成会 议室。 1985年11月1日,他亲自填写了党员登记表,写了1500字的整党收获, 使九院党委的同志们感动得热泪盈眶。 手术一段时间以后,医生同意他回家休养。他知道让他回家的原因,他 要把生命的最后几个月时间抢回来,把几件必须做的事尽快做完。 邓稼先最先做的一件事,是请于敏同志来,谈关于我国核武器发展的设 想,要和于敏等人一块研究起草一份向中央的建议书。 1986年初,邓稼先约一位来北京开会的同志到家里谈工作。这位同志下 了公共汽车,发现邓稼先从另一个车门也下来了,他就是这样多年来严格要 求自己,不特殊,养成了习惯。 邓稼先仍然常常显露天真的童心,地坛庙会恢复以后他没有去过,他非要大姐邓仲先陪他去一趟,但是他被工作拴住了,出不来。后来,他还是由 妻子陪着逛了一趟,如愿以偿。 邓稼先非常热爱生活,有好电视,他会看完电视再加班。他会像孩子一 样起来给中国女排鼓掌。他还能一本正经地给别人介绍到剧场钓票的经验。 遗憾的是,事业给他享受生活乐趣的时间太少了。 1986年3月29日,他又做了一次取活体检查组织的小手术。邓稼先预 感到生命给自己留下的日子已经不多了。他对妻子说:“我有两件事必须做 完,那一份建议书和那一本书。”他翻着堆在床头桌上的2尺多高的书籍和 资料,想到什么问题马上给九院领导打电话,谈工作、定方案。 他和于敏同志反复商讨,并由他二人联合署名写成了一份给中央的关于 我国核武器发展的极为重要的建议书。这是为中国领导人作最后决策提供的 重要的建议书。写建议书时他开始做化疗,一次治疗要几小时,他只能躺着 或靠坐着,边治疗边看材料。坐身旁的许鹿希不断轻轻地给他擦拭满头的虚 汗。两次治疗中的空隙,他常常是坐在橡皮圈上伏案修改。靠着毅力忍受病 痛的折磨,终于改完了稿子。 他让妻子把建议书送到单位去。他对紧紧抱着建议书要离开病房的许鹿 希说:“这份材料比生命还重要。” 1986年5月16日,邓稼先做了第二次大手术,但是,医生在手术台上 见到癌组织已侵入到手术刀达不到的要害之处了。手术以后,他感到自己的 身体越来越虚弱。 邓稼先还在拼命地干着另一件事,写本预计80万字的书。他开了一个很 长的书单子,让李医生回基地给他带回了病房。然后,他在晚上8点以后, 偷偷地写。 但是,这项工作是完不成了。 1986年7月15日,万里代总理到医院看望邓稼先,告诉他国务院决定 将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授予他,这是七五计划期间的第一个全国劳动模范。他 说: “核武器事业是成千上万人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我只不过做了一部分 应该做的工作,只能做一个代表而巳。”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与世长辞。他的遗言:死而无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