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明》连载355 南方北方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4年4月25日 星期四 您位于: 首页 → 发明学堂信息  → (浏览)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大发明》连载355 南方北方 发布于:2012/03/13
    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浪花淘尽形形式式的英雄,虽然地方保守势力依旧强大,但叶枫和复兴党人却表现出极强的韧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也用手中的力量胁迫各种阻力,让一统的趋势愈来愈明显地显现在国人面前。

    “少荃有没有看到最新一期的时务报?”在江北首府庐州,曾国藩与李鸿章这两大巨头难得再次坐到一起,李鸿章还是坚持称呼曾国藩为老师。

    “老师是说那篇署名鲁迅的评论吧?”李鸿章面露苦笑,这个“鲁迅”是报刊上经常看到的一个名字,经常针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评论,风格辛辣,总是入木三分。

    曾国藩轻轻点了点头:“这篇评论可是对我们儒党很不待见啊,就差说我们是民族的罪人了。”

    “估计是叶兴华手下的某个文人吧,”李鸿章无奈地笑了笑:“报纸上骂我们儒党,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复兴党提出的这些议案,总是能在国士院通过,那些国士难道就看不出这样做的后果么?”

    曾国藩摇了摇头:“要真说起来,这个人还是骂复兴党骂得最多,也最凶,他是逮着谁就骂谁……这个人在民间影响挺大,有些话,说得也很有道理。”

    李鸿章沉默了一会,才叹了口说道:“他们现在骂得凶,却不知道我们也有苦衷,要是我们真的将权力都交出去。他叶兴华手上几十万军队,谁知道他会不会做皇帝?还会不会保留现在地政策?”

    “少荃以为,叶兴华想做皇帝?”曾国藩问道。

    李鸿章摇了摇头:“不是想不想做的问题。复兴党一直说要制衡、平衡,如果没有湘淮,大家都把手上的兵交出去,还能有制衡么?”

    “然则少荃以为,湘淮如今真地能对叶兴华形成制衡么?”曾国藩悠悠说道。

    李鸿章闻言沉默不语,事实上都督府在对国防军整编以后,重点对北方用兵,在东北、蒙古、西北甘肃、新疆,以及西南的云南、贵州布下重兵。

    而南方的兵力部署大为缩减。江北、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基本都是驻扎国防军一个师配属警备军一个师,差不多是五万国防军和五万警备

    当然,虽然人数不多,规模不大,但是曾国藩和李鸿章都知道这十万军队的战力还是相当可观。如果说湘淮军有异动的话,这些驻军就可以以师为单位,进行军事动作,而在国内有个共识,那就是国防军要是出现师级单位,那么已经很难有势力能够对抗,除非集中全部湘淮主力。或许还有希望。

    “这个鲁迅在文中说,湘淮军的制衡作用,只体现在国防军将十个精锐的师留在南方,而在北方的兵力总是捉襟见肘,他说若是湘淮军能够接受都督府的整编,至少可以形成四到六个国防师,也就是两个军,以及相同数量地警备军,也就是说都督府的军队序列中将多出四个军。加上原本被牵制在地方上的四个军,等于增加了八个军,有这八个军,何愁不能早日统一?”曾国藩平静地叙述着鲁迅在评论中提到的观点,好像这件事与他没有关系似的。

    “叶兴华将十二个师留在南方,不也是对我们地防备?”李鸿章下意识地反问了一句。不过他也知道这句话站不住脚。因为湘淮军的存在才留下十二个师,而这十二个师又让湘淮不肯放弃对军队的控制权。这就像一个怪圈,看谁能首先退一步,还要另外一方没有别的想法。

    “老师打算让湘淮军接受叶兴华的整编?”李鸿章道。

    曾国藩笑了笑:“不是叶兴华,是,不是湘淮军,是湘军;至于淮军的未来,少荃你自己决定。”

    曾国藩虽然这么说,李鸿章却知道自己没得选择,湘军淮军加一起力量都不够,何况湘军接受整编后,双方的力量差距就更大了。

    “你留着兵也好,至少万一有问题地话,不至于一点力量没有,虽然这点力量未必能起到什么作用。”曾国藩缓缓说道:“不过,如果没什么变化的话,你这么做,就不得不承受鲁迅那样的指责了。”

    “指责倒是没什么,学生只是在想,若是军事上无法形成制衡,那么在别的方面,真的能实现叶兴华所说的那种平衡吗?”李鸿章笑了笑说道。

    “或许吧,你也看到现在什么事情都要通过国士院,即便是复兴党想要做一些事情,也要争取获得太平党或者我们儒党的,在地方的选举上,特别是天津、河北,差不多是三党平分各府县,至少从这些事情上来说,叶兴华描述过的一些东西,终究是体现了出来。”曾国藩道。

    “但是,复兴党地议案总是能通过,不是吗?而且这些议案,很多都带着明显的叶兴华风格。”

    曾国藩轻轻摇了摇头:“叶兴华也说过,正在构建一个全新的政体,现在只是在路上,虽然看得到远处的山峰,但是要真正到那里,还需要做很多事情。”

    “谁能保证不走岔路呢?”

    “是啊,谁又能保证不走岔路呢?”

    叶枫将十万人留在南方,他的目光却始终盯在北方那片广袤的土地上,国防军在东北地进展很顺利,原本满人控制下地土地被重新丈量,大部分收归国有。

    为了开发东北,复兴党提出移民东北的计划,那里有土地,少人口,而关内人口多,土地少,正好相互调剂。

    而在这个移民计划中,过去那种人口迁徙方式被彻底抛弃,复兴党提出修建从天津开始,经山海关连通东北地铁路,通过招募工人的方式,组织一批人移民东北。

    而对东北收回国有的大量土地,明确废弃租佃的种植方式,暂定土地所有权归属国家,每个移民东北的人都可以获得一小片田地,成为自耕农。也大规模的土地买卖,但是这些土地不能用来租佃,但可以建设大的农场,实行规模化、工业化种植。

    工业化农业在江南已经有一些比较成功的范例,譬如蚕学院组织的育种场,农学院的茶场,还有荣军院建设的大农场,虽然农业机械化程度还不高,农业生产又存在季节性,但农场化一般会统一安排田间作业,在农闲时候又会发掘其它一些项目,可以说是非常好地利用了农业劳动力。

    还有就是大农场在水利建设和农具管理上也会有能力投入,事实上除了抽水机,一直在研究的拖拉机也已经有了眉目,未来的机械化农业已经越来越近。

    佃农、自耕农,小农式的农业经营方式从某种程度来说,可以消化大量的劳动力,也是对劳动力的极大浪费。所以叶枫极力鼓励农场式的经营,依靠农学院的研究成果,在品种改良、土壤施肥、选种育种、田间管理等方面越来越科学化,单产也有所提高,也为农场式经营奠定了基础。

    这个时候的中国一方面土地开发还不如以后那么充分,人口也没有那么大,大概有四五亿的样子。

    随着国内基本统一,叶枫又将以前想过的这个问题提了出来,那就是中国人口增长的能力实在太强大了,如果说没有战乱的话,这四五亿人口过个十几年翻一番肯定不是问题,而人口增长造成的问题,他是非常清楚的。

    当然,以现在的条件也不需要进行计划生育,保持人口规模的稳定,甚至略有增长就可以了,这就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法。

    民政上的问题,叶枫一般会找王韬商量,虽然作为杭州时代的总督府内阁宰相,在如今联盟的内阁政府中,王韬甚至连尚书都不是,但他在复兴党中担任长老,又是国士院国士,声望尊崇,倒也并没有什么不满。

    王韬对叶枫提出人口问题很诧异,但是在经过叶枫的解释以后,也意识到这确实是个问题,以土地为例,土地的有限性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必然造成矛盾,虽然现在工商业的发展用了不少人,但毕竟也是有限的。认同叶枫对于人口问题的观点以后,王韬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叶枫的想法相互补充后,就向国士院提出了一份议案,这份议案在国士院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有很多人都不能认同叶枫的观点,因为多子多孙在中国的传统中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重男轻女,一定要个儿子的观念更是深入人心。

    关于人口的议案,遇上了很大的麻烦。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3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