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中国传统文化深处汲取智慧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4年4月18日 星期四 您位于: 首页 → 发明学堂信息  → (浏览)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到中国传统文化深处汲取智慧 发布于:2016/07/02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令人振奋,表明在科学研究领域中国大陆学者并不逊于他人。尽管获得诺贝尔奖需要各种复杂机缘,且不能由此说明所有问题,但屠呦呦获奖,可以使受制于现行教育和人才体系的人们有所觉悟。对于科学界有些学者对传统文化所知甚少,甚至出现文献错误的现象,我们也应有所警醒和反思。
  “中国为什么难以培养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是人才的使用、评价体制问题,还是中国人迷失自我、精神缺失的问题?在当下确实应该进行认真深入和关乎本质的思考。
  近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走出国门、放眼世界,而其中真正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主要是那些有报国心、有远大志向、有独立自主精神的人。詹天佑留洋归来解决了中国山区铁路的运行和建设问题;陶行知等师从杜威,倾心追求中国乡村社会的改善;在国外获得30多个荣誉博士学位的胡适,被提名诺贝尔奖的理由却是研究中国的传统哲学和历史。即便在制度黑暗、动荡不安的年代,他们依然能坚守理想、献身事业、不懈探究,与中国传统的修齐治平思想,以及中国传统教育更加偏向因材施教和自主探究学习等是不无关联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义务教育普及、高等教育大众化,人们的思想开放了,大楼林立了,设备精良了,办学和专业研究领域物质和技术的基础越来越雄厚了,但在人才培养方面,还是缺少一些最重要的东西。人们更怀念在抗战最艰苦的环境中,在西南联大、西北联大、抗大等“草棚大学”中,中国学界培养了各行业无数优秀人才的那种精神和氛围。
  一个国家杰出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经济支持、物质条件和政策引导,也需要有远大理想和科学探究精神的支持,更需要有适宜和充分自由发展空间。对比屠呦呦及其团队在普通条件下持续探究近50年的经历可以看到,目前中国科技和教育界最需要改善和提升的是精神和学风,是粗糙、僵化、简单、迷失主体的管理和评价方式。
  在当下西方学界及教育界日益关注中国经验、中国思维、中国方式的同时,中国人则忘记了“言必称希腊”、“东施效颦”、“削足适履”的教训,在许多研究中都言必称欧美。国外的经验和方法的确值得学习,但不应在对自己的传统全然无知的情况下草率地菲薄它们,更不应忽视和否定曾经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思路。
  屠呦呦在从事医药实验的过程中,曾受到晋代道教学者葛洪《肘后备急方》的重要启发,而中国的传统医学是以中国哲学为重要基础的。屠呦呦在学习运用西方实验方法的同时,坚信中医是支撑其创新发展的宝库。
  中国杰出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虽然要有国际化、现代化、科学化的意识,要学习国外先进的思想和方法,但也必须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和意识,并尽快确立自己的标准体系。要使中国的科学家、学者、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等明确,什么是杰出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怎样才能使各类人才在中国充分有效地成长,并尽量减少无益的捆绑和束缚。
  值得赞赏的是,在中国推出教育规划纲要的同时,国家层面的人才规划、科技规划也同步推出。这是一个协同发展的好势头,关键是这三类规划要在三大系统的关联中更多地形成共识、产生合力。
  中国教育的研究者、实践者、探索者,不仅要了解西方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体系与规范,也要努力继承和弘扬中国的文化、哲学、科学、文学、艺术和教育等方面的丰富遗产,努力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谙熟中国的思维特点和研究模式。要意识到,与现代教育改革紧密相关的那些最重要的教育理念、方法和经验,如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教学相长、知行合一、建设学习型社会等,在中国都有系统化、本土化的历史经验积淀。这些丰富、独特、自成体系的宝贵遗产,不仅是教育或学习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也是充满现代教育、现代思维、现代生活气息的中国方式的探索实践。
  与欧美的教育、研究、人才培养等长于形式逻辑、分类探究、科学实验、线性和数量化分析等优势相比,中国的传统则长于整体和系统的辩证思维,更关注事物之间的对立、转换、理解、融合、协同,更看重物极必反、相反相生、多元互鉴和法无定法。中国近代以来任何重大、有效的研究和改革探索,无疑都兼顾了向外系统学习和因地制宜的本土化探索。中国要坚持走自己的发展与改革之路,就必须首先有自知之明。如果只会人云亦云地翻译和照搬西方的教育思想与人才培养模式,则不仅主体意识难以形成,还会使各类探索迷失方向,出现严重的水土不服。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面对的是与他国有明显差异的中国问题和具体困难。根据常理,我们更需要参考借鉴的是中国自己的历史经验、传统理论和多元并存的积极探索。比如,中国教育当下最难改革的问题之一是“三农”的发展及其教育问题,而在这方面,先秦时期农家的哲学探索、三千多年的重农历史和政策、丰富的农学及相关的科技理论、遍及乡村的由社学与私塾等构建的乡村教育体系、近代以来的乡村建设等实验,都是切合中国实际且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经验、中国案例,许多相关研究和实验,都有非常重要的直接参考价值。
  在未来的教育、学术和人才培养领域,仅追慕西方现代的方法和模式会产生偏颇和风险,若能结合东方,特别是挖掘中国的传统,将使国人的思想和实践更好地兼收并蓄。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孔子学院在全球的拓展,中外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全球共享的历史文化资源,国外“中国学”的研究也再次形成高潮。
  在这样的历史节点上,中国教育界、学术界应有强烈意识,在打破“无知—自卑—迷失自我”魔咒的基础上,努力成为掌握本土传统和自身命运的主宰。由此可见,提升中国教育和科研工作者的传统文化素养,在哲学、历史、文学、科技、教育、人才品评等领域展开不断深入的挖掘,不仅是我们确立自信心和向外看世界的根本立足点,更是参与国际竞争、探索中国模式和方法的特有资本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作者:程方平 来源: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3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