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用于复杂语音信号的质量感知的神经关联 |
发布于:2016/06/23 |
人既是语音的发送主体,也是语音的接收主体。语音所具备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了人对语音的感知涉及到语音信号的物理特征、听觉器官对语音的听觉表征及听觉心理等诸多方面,因此难以对语音质量这个概念做出全面、精确的定义。一般说来,语音质量至少包括三个方面内容:清晰度、可懂度和自然度。清晰度是指语音中语言单元为意义不连贯的(如音素、声母、韵母等)单元的清晰程度;可懂度是指语音中有意义的语言单元(如单词、单句等)内容的可识别程度;自然度则与语音的保真性密切相关。语音质量受到个人区别、可理解性、语音特征、周围环境、背景噪声传输、网络状况和人的期望等复杂的因素影响。本书将神经科学与语音信号质量感知相结合,通过五个关键实验,论证了神经生理学在语音信号的质量感知方面的可用性。 本书共7章:1.引言:包括语音感知的质量评价方法、电生理学和脑电图、本书的要点与目标等;2.不同信噪比条件下质量评级的影响因素:包括方法、实验设计与相关程序、数据分析(行为数据与ERP数据)、统计分类与最终结果;3.不同的比特率条件下质量评级的影响因素:与第二章类似,包括其方法、实验设计与相关程序、数据分析、统计分类与实验结果;4.在不同的混响水平下质量评级的影响因素:与2、3章结构相同;5.在不同质量水平的有声读物下脑电频率的功率变化:与以上章节结构相同;6.不同质量分布的有声读物下脑电频率的功率变化;7.讨论和未来的工作:包括一系列实验的讨论与实践指南、最后进行了未来工作的展望。 作者2008年毕业于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取得心理学学士学位,2014年毕业于柏林工业大学,取得工学博士学位。之后一直在质量和可用性实验室做研究,研究兴趣:质量的经验评价、媒体传输和人机交互,包括多通道交互的神经处理等。2012年夏季开始在加拿大MuSAE实验室做客座研究员,研究复杂语音信号质量感知的神经关联;2014年春季在挪威科技大学心理学系客座研究员,研究神经相关的影音不同步。 本书将神经科学与语音信号质量研究相结合。作者通过相关实验,论证了不同长度和质量的语音刺激与生理过程的质量相关,此外,在大多数情况下,质量减值强度对生理反应强度有很大影响。本书适合心理学、脑科学、行为学等领域的读者与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李亚宁,博士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来源:国外科技新书评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