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张衡 (三十一)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4年4月27日 星期六 您位于: 首页 → 发明学堂信息  → (浏览)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张衡 (三十一) 发布于:2016/06/03
    统治者的腐败,社会的动乱使张衡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对“天下渐弊”的 无能为力。张衡在河间写出了著名的《四愁诗》,借以抒发自己的悲愤心情。  《四愁诗》共分4章,其中第1章说:      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恻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 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以下3章用同样的格式,反复写他“所思”的美人在泰山、桂林、汉阳、 雁门等远方;都因有着障碍而无从致意,于是愁思不已。这篇《四愁诗》看 似怀人之作,实际上却是寄托着作者政治上的怀抱。
      据后人所写的《四愁诗序》称:“时天下渐弊,郁郁不得志,为《四愁 诗》。依屈原以美人为君子,以珍宝为仁义,以水深雪氛为小人。思以道术 相报,贻于时君,而惧谗邪不得以通。”这说明《四愁诗》在思想内容上深 受爱国诗人屈原的《离骚》的影响。张衡希望汉朝皇帝能够励精图治,正直 的人能够掌握朝政。可是东汉的现实情况跟他的希望相反,因而张衡在诗中 反复咏叹忧国伤时的苦闷,并且表达了对政治理想的积极追求。《四愁诗》 在表现形式上巧妙地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表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郑振铎先 生曾说:“张衡《四愁诗》之不朽,在于它的格调是独创的,音节是新鲜的, 情感是真挚的,杂于冗长浮夸的无情感的诸赋中,自然是不易得见的杰作。” 这可以说是很恰当的评论。
      张衡任河间相时已经是60岁的老人了。他处在黑暗政治势力的包围中, 一方面同情广大人民的疾苦,想改善政治,却无法实现;另一方面忧虑汉朝 政权被倾覆,担心国防的危机,屡次向皇帝建议裁抑宦官奸佞,但丝毫不见 采纳。在这样的情形下,张衡已经对改革图强不抱希望。在顺帝永和3年(公 元138年),张衡上书给皇帝请求免官去职,回归故里。他在这时候写的《归 田赋》中,表明了弃官归隐本来不是他的素愿,只因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得不 到实现。他指出“天道之微昧”以及对东汉统治者的彻底失望,把热中利禄 的人讽刺为“贪饵吞钩”。这篇只有两百多字的短赋,充分表露了作者对于 恶浊现实的不满情绪,不过也流露了作者“独善其身”的消极的逃避现实的 思想。
      张衡辞职还乡的请求并没有获准,永和3年 (公元138年),已经61岁的张衡又被调回京城,担任尚书的职务。尚书是东汉朝廷中帮助皇帝处理 政务的头等大官,职权相当重。但是在外戚和宦官把持政权的局面下,尚书 们只是他们发号施令的工具。所以张衡虽然在尚书台里接触到更多的实际政 治问题,却不可能有什么作为。此外,随着接触的政务的日益增多,张衡愈 加明白了当时政治腐败的实际情况,更加悲观失望。由于思想上极为苦闷, 张衡任尚书不到一年,便一病不起。永和4年 (公元139年),也就是张衡 任尚书的第二年,这位年仅六十二岁的伟大的科学家便在悲观失望中与世长 辞了。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3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