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李时珍 (十九) |
发布于:2015/10/29 |
这一年大约是明朝嘉靖二十三年以后,李时珍三十岁左右的时候。 李时珍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亲,父亲惊奇地说:“你是想重修‘本草’ 吗?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啊!” 重修“本草”的艰难程度,李时珍当然是知道的。编修一部新的“本草”, 必须要改正旧的,补充新的,而且要保证编修的正确性,不知要花多少人力、 财力。 李时珍又问父亲:“唐慎微他们是怎样编修‘本草’的呢?” 李言闻说:“那是经朝廷批准的,不然的话,谁有力量去做呢?” 李时珍说:“我们也可以请求朝廷批准啊!” 李言闻苦笑着反问:“朝廷能批准我们这样的人来修订‘本草’吗?” 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李时珍发现修订“本草”这件事,实在是困 难重重,可是,他太了解修订“本草”这件事的实际价值了,无论如何,他 也不能任凭错误百出的“本草”再世代相传,误伤百姓了。 于是,他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编修“本草”的准备工作。 他一边行医,一边大量阅读与“本草”有关的各种书籍,以丰富自己在 医学方面的学识。 为了提高自己的阅读、写作能力,他还读了大量的经史百家名著,做札 记,谈认识。他还读了许多前人未加注意、未曾引用的书,企图从古代学术 宝藏中挖出更多有价值的东西。如王维的《敕赐百官樱桃》诗,告诉他蔗浆 是寒的,使他更了解蔗浆泻除中热的功用。他还从苏辙的“客来为说晨兴晚, 三咽徐收百玉浆”两句诗中,得知了栗子的妙用。他用之于临床治疗,也发 生了效力。 有一次,他读过《楚辞》中的“将与鸡鹜(wǖ)争食乎”,“将泛泛若 水中凫(fú)乎”两句。立即发现了陶弘景、寇宗爽等人把凫与鹜混淆的说法, 严格地辨明了二者的区别。认为古“凫”看做野鸭,而“鹜”则是一个家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