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李时珍 (七)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4年4月20日 星期六 您位于: 首页 → 发明学堂信息  → (浏览)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李时珍 (七) 发布于:2015/10/17
    老庞听说是药铺里发错了药,加重了妻子的病势,不由破口大骂起来:
  “这些药铺里的家伙,我非让他们把这些药吃下去不可。”
      李时珍忙劝他说:“这也不能全怪药铺里发药的人,药书上说过,漏篮 子又名虎掌,药铺里的人以为这两种药可以互相代替,所以出了差错。幸亏 发现得及时,用一些解毒的药就没事了。”
      李时珍处理妥当这件事后,踏着夜色离开了老庞的家。雨湖的夜安静而 又美丽,满天的星星眨着明亮的眼睛俯看着这个世界。李时珍抬起头仰望着 深邃的星空,思绪在不停地转着。他不会忘记老庞那焦急的神情和他妻子虚 弱不堪的样子。他知道健康的身体对于这些渔民来说是多么重要。忽然,他 感觉各种药草就象是数不清的星星一样,每种药草有自己固定的性能,不能 随意混淆,否则将它们的用途、性能混淆了,就象把星星的位置搞乱了一样, 只能使人找不到正确的方向,南北东西也搞不清楚了。心情沉重的李时珍越 来越感觉到行医道路的重要和艰难。
      回到家里,李时珍心里一直惦念着这件事,他找来大量的医学书籍,开 始细细地研读。当时他把《本草经集注》、《唐本草》、《蜀本草》、《开 宝本草》、《嘉佑本草》和唐慎微的《证类本草》等仔细阅读,并做了大量 的笔记。
      李言闻常对李时珍说:“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病多”。王叔和是汉朝的 一位名医,他曾总结了西晋以前的脉学,发展了脉学,写成一部完整而系统 的论述脉学的专著——《脉经》,并整理和编纂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李言闻的意思是说,学医不能光靠熟读医书,必须多接触病人,多看病人。
      李时珍牢记父亲的话,既认真研读前人的医学理论,又在医疗实践中不 断验证和总结,得出许多独到的结论,实施了不同的方法,取得了意想不到 的效果。
      一次,有一位病人由燥热伤肺引起了咽喉闭痛,小便不利。一般情况下, 都以清热利尿的药治疗,疗程比较长,李时珍便另辟蹊 (qī)径,用升麻之 类的药使病人呕吐,疗效非常好。他总结这一治疗规律说:“上窃通而小便 自利矣,所谓病在下取之上也。”他的目的就是不沿袭古人,怎样能尽快解 除病人痛苦就怎样做。
      古代名医陶弘景说,巴豆最能泻人,李时珍行医实践却发现,巴豆用量 大,固然会引起腹泻,但用量小却能止泻,关键在于“配合得宜”,那么怎 样掌握这个度呢,李时珍便反复试验,有时自己吃巴豆,来感觉巴豆的实际 药效。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3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