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的财富理念 |
发布于:2015/09/21 |
20世纪50年代,纽约郊外杰斐逊港镇的穷小子桑迪与一位叫琼的姑娘结了婚。刚开始,桑迪的薪水甚至无法支付牛奶费和购买婴儿尿布。后来,他的妻子拿出陪嫁钱,让他在镇上开一家牛屠宰作坊,专卖牛肉。 小镇上有一家牛排餐厅,生意非常好,每天都能为桑迪的牛肉作坊带来不少收益。再加上外地的订货,桑迪渐渐有了一些余钱。 但好景不长,牛排餐厅因为生意越做越差,老板决定转让店铺。他几乎问遍了全镇的人,希望有人能买下这家餐厅,但都因生意不好而遭到拒绝。 发愁的人不止餐厅老板,牛肉销量因餐厅经营不善而大量减少的桑迪夫妇也在发愁。桑迪经过仔细考虑后,作出了买下餐厅的惊人决定。 妻子不解地问:“你疯了吗?买下那家即将倒闭的餐厅,它能为你带来利益吗?” “能!而且买下它后,我们所能获得的收益不止1+1=2!”桑迪坚定地说。 “荒唐!1+1难道等于3?”妻子问。 “确实不等于3,而应该等于4!”桑迪回答。 几天后,桑迪在妻子的担忧中,用他的全部积蓄买下了餐厅。 他对餐厅的经营做了一系列大胆而富有创意的改革,并聘请了最好的厨师烹饪牛排。渐渐地,餐厅的生意开始好转,牛排的销量也在逐渐增加。 一年后,他成了全镇屈指可数的富人。这时,桑迪对妻子说出了1+1=4的逻辑。原有的一家作坊加上一家餐厅,表面上看是1+1=2,但在餐厅经营中,牛排的原料由自家作坊提供,因此就省下了一笔开支,而节省下来的成本实际上就是一种利润,这就使得1+1=3。相对的,作坊的牛肉供应自家餐厅,表面上看是失去了一笔收入,但实际上却是再也不用担心销路,且还能放手开拓另外的牛排市场,这又是一种无形的巨大财富,这样1+1就成了4! 几年的商场打拼后,桑迪在不断成长中发现自己对诸如此类的资本运作特别有天赋,于是在1960年毅然卖掉了屠宰作坊和牛排餐厅,到纽约成立了希尔森证券经纪公司。 在随后的数十年里,桑迪用1+1=4的理念运作了一连串的并购和整合,而他所拥有的商业信贷公司在1992年更名为旅行者集团。1998年,他又与花旗银行合并建立全球最大的金融公司——花旗集团。 当年的穷小子桑迪·威尔如今已拥有“资本之王”的称号,且连续多年被纽约证券交易所评为最佳CEO。美国《财富》杂志曾在《不可多得的管理者》一文中如此概括他:1+1=4的财富人生。作者:陈亦权 来源: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