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土壤缺点啥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4年4月23日 星期二 您位于: 首页 → 发明学堂信息  → (浏览)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企业创新土壤缺点啥 发布于:2015/06/14
    当今中国,人们都十分喜爱“创新”二字,希望通过创新取得领先地位,获得竞争优势。但无论从如今中国经济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初期阶段来讲,还是从目前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的角色来看,绝大多数国内企业还不具备完全意义上的创新基础与能力。相比欧美等发达国家,国内大部分企业缺少创新活力,研发力度小投入较少。为何国内企业缺乏创新意识?政府和企业谁才是创新的主体?
  《OECD2014年展望》显示,中国可能于5年后成为全球投资研发领域投入最多的国家,但当年国家战略里的“创新型国家”似乎仍离我们很远。诚然,以政府之力,产出“嫦娥登月、蛟龙潜海”等重大创新成果并非难事。这些成果固然意义非凡,只是它们离经济很远,离政治更近。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市场所需要的创新或许不是上天遁地的“高大上”,而是那些能解决每个人实际问题的“小而美”。就好像人们并不会在意iPhone是否代表自主创新,而首先在意便宜一半的小米是否像iPhone一样好用。在这其中,扮演关键角色的不是国家,而是企业,它们才是创新的细胞。
  欧盟委员会发布的2014年全球企业研发投资排行榜中,前50名几乎被欧美及日本企业垄断——德国大众汽车公司连续第二年登上榜首,三星和微软分列二三名。而华为名列第26,成为前50名中仅有的中国公司。无独有偶,波士顿咨询把联想、小米、腾讯和华为4家中国企业纳入其年度全球最具创新力的50家企业榜单。
  它们凭什么?以华为为例,2013年,华为的研发费用高达307亿元人民币,约合51亿美元,占全年营业收入的12.8%。要知道,在此期间,三星的研发费用虽约合144亿美元,但却只占营业收入的6.5%——三星的研发费用比华为高约3倍,但华为的研发投入强度是三星的两倍。在研发人员方面,华为的研发人员比例是45%,比三星的26%高出很多。
  我们无意歌颂华为、小米,只是一个国家要想发展和复兴,必须有一批令人尊敬的企业。它们不靠投机取巧,跟随复制,而是靠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在商海中游走和打拼。
  遗憾的是这样的中国企业少之又少。翻阅三十家上市公司年报可以发现,包括南北车、中联重科等在内的制造类企业的研发投入平均占年收入的2%至3%。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企业从2008年至今一直维持在该水平。其中一位企业负责人直言,中国企业研发费用都不高。虽然研发投入的多少不能代表企业的创新能力,但至少能看出企业对创新有多努力。投入多的不一定创新能力强,但投入少的,创新能力一定很有限。
  追溯微软、腾讯、阿里巴巴等当前赫赫有名的企业巨头的出身,都是由一家小微企业在重大技术变革浪潮中通过技术创新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在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发展浪潮中,有人说,企业不创新无异于等死,然而同时也有人说,企业主动搞创新,无异于找死!那么,国内企业在研发投入上为何如此“不努力”?
  由于领先创新战略毕竟是一种投资大、风险大的战略行动,有的企业因为风险太大不愿意成为第一个创新者,也不愿意成为一个落伍者,它们密切注视领先者的行动:若领先者失败,就不跟进;若领先者成功,就迅速跟进。
  同时,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因而企业利益的获取并不需要原创性创新,紧跟、快速模仿就能见效。
  研发能力不够也是影响我国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原始创新来说,创新成本很高,许多技术创新往往会付出极大的成本而一无所获。目前多数中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与跨国公司相比技术力量较薄弱、资金缺乏,根本无力承担这些极具风险的开拓性创新项目。企业是追求盈利的组织,开发时间过长,显然不符合大部分企业“立竿见金”的立场。
  但这不应简单归咎于企业缺少热情和必要性。努力创新的中国企业不在少数,事实上,相比技术性难题,完善的竞争秩序和法律环境等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翻看近几年的政经要闻不难发现,相比此前“把中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的宏大口号,本届政府对待创新的态度已经变得冷静而务实。他们更愿意在强调科技创新的同时,强调管理创新、机制创新以及创造好促进创新的各种条件。
  2014年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要通过深化改革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完善创新激励政策、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上来。”
  显然,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创新的土壤、企业创新的源动力以及技术转化机制等问题,必然结果就是专利数量直线上升,“蛟龙潜海”等举国体制的接连突破,而非基础科研和企业创新能力的根本改善。只有那些具有标杆意义的重大创新成就转换成为能带来市场价值的技术和产品,创新才不只是纸上谈兵、海市蜃楼。作者:李文博  来源: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3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