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库尔恰科夫 (八) |
发布于:2015/05/30 |
在库尔恰科夫和实验室其他同事的科学猛攻下,铁电体日益被征服。铁 电体的自发极化机理变得清楚起来,原来,厚晶体的极化率较高,在晶体具 有高质量并且接触良好的情况下,小磁场中的介电常数值达到巨大的数值— —即19万个单位。 库尔恰科夫深入分析了铁电体的电学—光学性能,还对各种温度下的折 射率、机械常数、膨胀系数及密度、晶体的X射线的散射进行了研究。1933 年出版了他的专著《铁电体》并立即被译成法文。 库尔恰科夫任室主任之后,他的研究没有局限于某一问题范畴内。他领 导了各方面的研究工作,他直接参加了各类繁杂的研究。对碳化硅避雷器的 研究工作在库尔恰科夫的创造性活动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并第一次制服了 “闪电”。 1934年,根据A.Ф.约飞和C.N.瓦维洛夫两位院士的请求,鉴于库尔恰 科夫研究电介质,发现铁电体,研究气体放电及建成避雷器时期的成果,最 高鉴定委员会免予公开辩论,便授予伊戈尔·库尔恰科夫以物理数学科学博 士的学位。 苏联科学院全体会议决定批准库尔恰科夫获得研究所“物理学家”专业 正式会员的学位。 三、核物理学研究 在1939年之前,全世界的物理学家都认为,利用核能是不可能的,因为 在转化核释放能量时用于核转化的能量的总消耗大大超过本身释放出的核 能。当时核物理学被认为是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科学领域。 库尔恰科夫身上具有科学上的远距离瞄准器,远在1932年他就从事核课 题的研究,对这一新兴科学领域——原子核物理学发生了兴趣,为了不落后 于世界科学,研究所的发展也要求开展这方面的研究。这一年还发现了中性 粒子——中子、硅块。核的质子—中子模型就诞生在库尔恰科夫工作的物理 技术研究所内,由天才物理学家伊万年科提出的。 根据约飞、库尔恰科夫、伊万年科、阿里汉诺夫、斯科别利岑的倡议, 研究所的核研究扩大了阵线,于1932年9月开设了核子讨论会,每月举行5 次,会上讨论当时有关核、量子力学、宇宙射线方面的理论与实验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