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晓光:让地图竖起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4年4月25日 星期四 您位于: 首页 → 发明学堂信息  → (浏览)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郝晓光:让地图竖起 发布于:2014/03/11
    如果你想买一幅世界地图挂在墙上,将地球尽收眼底,那么今后恐怕首先要做一道选择题:是司空见惯、千篇一律的传统横版地图,还是新鲜出炉、独树一帜的竖版地图?
  2013年9月,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郝晓光主编的《(竖版)世界地势图》正式出版发行,由此打破了此前400余年时间里中文世界地图均以横版姿态“一统天下”的局面。
  “它简明易懂,科学内涵丰富,极具美感,又有很强的实用性。”郝晓光毫不吝惜地将溢美之词献给这幅让人眼前一亮的竖版世界地图,说它“具有永恒的出版价值”。
  55岁的郝晓光是个“乐天派”,他给自己起了个充满祝福意味的QQ网名——“百顺”。然而,从2002年9月地图绘制完成到如今终获出版,郝晓光经历了十余年的等待,一切并不如他所愿那般顺风顺水。
  长期以来,世界地图有所谓“亚太版”和“欧美版”两个国际通用版本,均采用经线分割地球仪的投影方法,适用于表达东、西半球的地理关系。
  1996年,郝晓光赴南极参加越冬考察,在那里度过了500多个日日夜夜。南极洲在世界地图上的土壤表达、航线划定等问题引起了他的特别关注。
  “在传统世界地图上,对南极地区的描绘可以说是一塌糊涂。”郝晓光意识到,《经线世界地图》使得南、北极地区变形较大,且无法明确表达与周边地区的相互关系,“南极洲的面积事实上为澳大利亚的1.8倍,但是在《经线世界地图》上却是3.8倍。”
  郝晓光重新编制世界地图的想法,就这样“顺着科学逻辑自然流淌而成”。“地球是圆的,既然可以纵切,为什么不可以横切?”郝晓光的这一构想,为解决南北极在地图上的变形问题提供了方向。2000年,他提出并实施了“双经双纬”编制《系列世界地图》的设计方案,在一套四版的地图中,东半球版(即亚太版)和西半球版(即欧美版)为“经线世界地图”,北半球版和南半球版为“纬线世界地图”,四张结合在一起,构成理想的世界图景。
  在郝晓光绘制的四幅世界地图中,唯一竖排的南半球版最让人耳目一新,也对人们固有的世界地图认知形成了最为直观的挑战。
  “竖版世界地图是汉字文化的产物,因为汉字可以横排,也可以竖排,而西文是不具备这种特性的。”郝晓光对竖排的南半球世界地图作如此解释,但他的考虑并不仅限于此。
  中国人喜欢把中国版图看成是一只引吭高歌的大公鸡,在郝晓光的《系列世界地图》上,同样面临着“大公鸡”如何摆放的问题。“南半球版如果也做成横图,‘大公鸡’就难以保持昂首挺立、引吭高歌的姿态,这是人们的传统习惯和文化心理所无法接受的。”由横变竖,郝晓光解决了这一难题。
  为纪念“横切地球”的行动,郝晓光与他人合著的《苹果里的五角星——系列世界地图诞生纪实》一书于2003年出版,《系列世界地图》以附录的形式在书中呈现。2004年,中国国家图书馆将他的《系列世界地图》原稿作为藏品收藏。2005年,《新版世界地图》被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考采用。
  尽管有越来越多的人为郝晓光的地图竖起大拇指,也开始逐渐在国家科考、国防科研等活动中被采用,但地图的正式出版却是另一回事,十余年的漫漫征程才刚刚开始。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执行主编单之蔷是郝晓光的多年好友,他用“一堵无形的墙”来形容新版地图出版之路上的重重障碍。最大的问题在于,我国负责地图测绘和出版的相关主管单位,没有明确的规定或程序为郝晓光的世界地图开具一张“准生证”。
  郝晓光酷爱哲学,对于为人处世,他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论,被朋友们戏称为“郝氏哲学”。
  “做人要有理想,没目标。”这是“郝氏哲学”中的一条原则,于他而言,地图出版是一个理想,而不是目标,因此并不想刻意去推动。
  面对各种问题,他又拿出“郝氏哲学”中的另一条原则——不要试图去解决问题,而是要让问题不成为问题,来逐一化解困境。
  于是,郝晓光并没有选择直接去相关部门为地图的“准生证”要说法,而是潜心于著书立说,积极推广新版世界地图的应用。由他主编的《给你一个新世界——系列世界地图的故事》、《经纬跨越四百年——系列世界地图文集》等著作和论文相继问世。2006年,依据北半球版世界地图,他向国家提出了我国二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设计覆盖范围的“北扩问题”,得到重视和采纳。
  2012年,我国海南省设立“三沙市”,国家于2013年推出的竖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图》首次将南海诸岛同比例展示出来,全景展示我国的陆海疆域。郝晓光的竖版世界地图,也由此迎来了出版契机。
  “重要的作品,往往伴随重大的社会事件得以传播和推广。”新版世界地图终于被允许正式出版,郝晓光深感幸运。“双目失明的哥白尼手摸散发着墨香、刚刚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两个月后就死去了,而我还活着。”
  1584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广东肇庆将世界地图引入中国。2010年,郝晓光的竖版世界地图被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采用。400多年的沧桑巨变,世界地图完成了从“经向”到“纬向”的变革,也完成了从西方到东方、又从东方到西方的历史轮回。
  关于未来,郝晓光希望通过继续努力,把作品推广到地理教材中去。他也相信这幅全新的世界地图最终会被西方世界所接受。“这要依赖我们国家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就像汉字的推广一样。”来源:发明与创新(综合版)  作者:郝俊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3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