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竺可桢 (一)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4年4月20日 星期六 您位于: 首页 → 发明学堂信息  → (浏览)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竺可桢 (一) 发布于:2013/12/10
    竺可桢(1890~1974 年)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是中国现代气象科学、 地理科学的奠基人和一代宗师。

一、故乡、童年、求学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滔尽英雄”。

浩渺的江水在东海之滨渐渐缓冲,江中泥沙沉淀成肥沃的长江三角洲。祖先们的辛勤耕耘,使之成为鱼米之乡。三角洲的南部,一条江迂回东流,与长江交汇处的一段就是以潮汐奇观闻名于世的钱塘江,江南岸即是浙江省的宁绍平原。从地图上看,宁绍平原恰似一条走廊,东有宁波,西有绍兴,历史悠久。龙门山、会稽山、四明山、天台山连绵起伏,是它的筋骨;浦阳江、曹娥江、甬江,纵横交错,是它的身脉,在这山明水秀之乡,曾经有过许多动人的故事和传奇的人物: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美女西施、英烈秋瑾, 还有王充、黄宗羲、蔡元培、鲁迅等留芳千古的名人。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 可桢又为这片传奇的土地锦上添花。

竺可桢,字藕舫,绍兴东关镇人,1890 年 3 月 7 日(清光绪十六年,庚 寅,二月十七日)生。

竺可桢的父亲竺嘉祥,原居东关镇西 5 公里处的保驾山,世代以农为业。 竺嘉祥青年时期迫于生计离家到东关镇上开设米摊,20 岁左右与顾金娘结 婚,于 1976 年得长子可材,两年后得次子可谦,之后又连得三位千金,最后 生下竺可桢。顾氏夫人温良恭顺、节俭能干,家境日渐富足。经过几年的筹 划,竺嘉祥在镇上开设了“承茂米行”,生意兴隆。

作为一个商人,竺嘉祥受到中国传统的思想“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影响,很希望儿子们能以读书奔出个好前程。可材、可谦入私塾接受当时的科举教育。后来,可材考中秀才,可谦因体弱辍学。 竺家人丁兴旺,住房显得拥挤。竺嘉祥筹划在镇上买地建房。1890 年新房落成不久小儿子可桢呱呱坠地。竺可桢的出生,给竺家增添了喜气,父母双亲都十分钟爱小儿子。顾氏夫人的言传身教给可桢幼小的心灵里播下善良 的种子。可桢 7 岁时和一位同学在河边玩,忽然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人跪在 一个富人脚下,苦苦哀求着却被富人踢入河中,可桢忙上前救那人上岸并问 缘由。原来他借了富人一斗米,到期无法偿还,家中五口人已忍饥挨饿多日。 竺可桢听了急忙回家告诉母亲。顾氏夫人立即慷慨解囊,不仅替穷人还了米, 还送给他一些米养家活口。父亲竺嘉祥望子成龙,在竺可桢 3 岁时就教他识 字,一次父亲让可桢骑在肩上到镇上访友,途中挑一些店铺的招牌教他认, 等回来时考他,大都记住了。人们都视可桢为“神童。”
可桢随大哥念了几年书,《四书》已能背诵,开始学做八股文。后来父亲为他聘了渊博的章镜尘先生来家设馆。可桢聪慧、机敏,深得先生喜爱。

在攻读经文之外,偶而讲一些宋明以来当地理学家立身为学的故事以激励可桢。竺可桢十分敬重这位老师。 戊戌维新后,清政府改革旧学制,兴办学堂。1899 年东关镇上的第一所小学堂在天华寺落成,章镜尘被聘到学堂任教,可桢随师入学堂。可桢少时即忧国忧民,才华横溢,一次老师要求用“苦”、“甜”造句,可桢的回答是:“丧权辱国最苦,国家富强最甜。”得到老师的赞许。

小学毕业后,竺家家境不若以往。为了儿子的前程,竺嘉祥临时筹集一笔钱,送可桢出门求学。可桢不负众望,赶赴上海,考入澄衷学堂。

中学课业繁重,可桢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有一次,他听到有人在背后 讥笑他:“像竺可桢那样,一定活不到 20 岁。”他知道嘲弄他的是颇有才华 的胡洪驿(即胡适)。自此,他每天早起做体操,保持饱满的精神,专心治 学。

1908 年春,离毕业还有 3 个月,班上同学向校方提出更换图画教员遭到 拒绝,全班罢课,校方不予毕业。暑假后,可桢考入复旦公学。这年冬天, 顾氏夫人病逝,可桢悲痛万分,为学更加勤勉,以慰亡母,在复旦公学,可 桢坚定了“科学救国”的思想。1809 年可桢考入唐山路矿学堂,学习土木工 程,每次考试都名列榜首。

1901 年,第二届庚款留美考录 70 人中,竺可桢以第 28 名的成绩入选。

9 月,集体由上海乘海轮横渡太平洋至旧金山,乘火车穿越北美到波士顿。 到了美国,竺可桢改学农业,就读于伊利诺大学。在大学期间他刻苦攻读并 利用假期到南部考察。后来,竺可桢又选定气象学作为研究方向,转至哈佛 大学地质系。于 1915 年获得硕士学位。为了继续深造,他申请延长 3 年,得 到同意。在此期间,他陆续发表了《中国之雨量及风暴说》、《台风中心之 若干新事实》等论文。1917 年被纳为美国地理学会会员。同年获伊麦荪奖学 金,并经常为《科学》月刊撰搞和编辑。

竺可桢留美 8 年,二哥、大哥、父亲相继去世。竺可桢在悲痛之余,只 有努力工作和学习,以慰父兄对自己的厚望。

1918 年,竺可桢精心完成的论文《远东台风的新分类》通过答辩,被哈 佛大学授予博士学位。同年秋,竺可桢回到了阔别 8 年的祖国。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3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