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非原则”开启创新之门 |
发布于:2013/10/21 |
“双非原则”是指科学哲学研究中关系推断的一种不确定性,其直接表述是:“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或许很重要”。现实生活中,“双非”现象是非常常见的,比如爱情之于婚姻,爱情与婚姻关系很大,但是它们之间在现实中不存在充分必要关系。爱情对于婚姻,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或许很重要。又如,正确之于科学,也是双非的,即正确对于科学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或许很重要。此原则由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刘华杰首先加以概括、表述。 “双非原则”是从严格的逻辑思维内部导出的一个悖论,它表明逻辑与现实有相当的差别,“重要性”并不等于“充分必要性”,甚至可能一点关系都没有。 对于现实世界许多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我们难以用纯逻辑学意义上的充分条件或者必要条件加以刻画;事实上许多似乎显而易见的充分必要关系,只要进一步深入思考,细看起来两者均无法成立,于是有“既非也非”的概括。 奥地利哲学家卡尔·波普尔认为,科学之所以是科学,是由于它们原则上是可以被证伪的。历史上的科学从现在或者未来的眼光看通常只是暂时的甚至是错误的,换句话说它们都只是相对真理。如托勒密的天文学、牛顿力学等,现在看来是错误的;但它们又确实是标准的科学,现在仍然被广泛运用。科学上许多模型的前提条件,根本是错误的,如理想气体模型、卢瑟福原子核式模型。但是这些模型非常管用,能够用于计算预测,是最优秀的科学实例。这表明,“正确”对于“科学”不是必要的、合理的。“正确”对于“科学”既非充分也非必要。 现实社会中,许多联系(如纸与书、扇叶与电风扇等)的确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它们依然不是充分的,也不是必要的。“双非原则”有相当的普适性,当然它不具有必然性。 那么,“双非原则”的质疑意义究竟何在? 思维就是思索、思考的意思。严格意义上说,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语言而实现的,以已有知识为中介,对客观现实的对象和现象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之所以要进行间接的反映是因为:第一,由于人类感觉器官的结构与机能的限制;第二,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三,由于事物本身带有蕴含或内隐的特点。所以思维必须采取一些形式或方法,比如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是人们通过思维活动为了实现特定思维目的所凭借的途径、手段或办法,也就是思维过程中所运用的工具和手段。在思维活动中,思维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构成了思维主体和思维对象发生联系的中介和桥梁。没有思维方法,人们的思维活动就不能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效。 “双非原则”就是一种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它通过“既非也非”的分析和概括,帮助人们更深入地思考,扩大人们的认知视野,使人们走出常有的“认识误区”。 例如,“上北大、清华”与“成才”。很多人认为:“上北大、清华”就可以“成才”。根据“双非”原则,“上北大、清华”对于“成才”,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我们可以深入去思考一下,并反问:上了北大、清华就一定能成才吗?要成才就非要上北大、清华吗? 例如,受党中央、国务院邀请到北戴河休假的农民工专家赵正义,就是从泥瓦匠成长为发明家的。初中毕业的赵正义,勤学善思,刻苦钻研,研制出“赵氏塔基”,解决了建筑领域世界性难题,一举获得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是中国2.6亿农民工中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项第一人。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些事例说明,成才不一定都要去上北大、清华。 另据报道,每年在北大、清华都有一些本科生、研究生不能毕业;顺利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当中,仍然有一些人工作平平、一辈子没有什么建树。这说明,上了北大、清华,也不能保证你就能成才。不可否认,上了北大、清华,为成才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很多人都能成为国家急需之人才。但是,如果自己不去刻苦努力,不去奋力拼博,尽管有非常有利的条件,仍然不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上北大、清华”与“成才”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 在长期的思维实践中,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惯用的、格式化的思考模型,一旦有问题就沿着固有的思维路径对它进行思考和处理,这就是思维定势,又叫做思维惰性。思维定势有其积极的一面,是容易熟练;其消极的一面,是往往表现出思维的呆板,妨碍思维的灵活性,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发生、发展。对思维定势来说,“双非”原则就是一种突破的利器:扫除思维障碍,拓展思维空间。 例如,“车”与“轮子”。很多人都有一个固有的观念,讲到“车”,必须有“轮子”。不管是独轮车、板车,还是自行车、汽车、火车等。没有“轮子”怎么能称其为“车”呢?或者没有“轮子”,“车”就不能前进。人们的思维定势是“轮子”对于“车”来说,充分而且必要。如果用“双非”原则去分析一下,“轮子”对于“车”来说,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把眼光转向大自然,看看形形色色物体的运动,我们就会问:运动难道非要用“轮子”吗?虽然“轮子”的发明是一项人类非常了不起的发明,用“滚动”代替了其他“滑动”。但是,物体的运动其实并非只有“滚动”和“滑动”。例如人的双脚行走,袋鼠的蹦跳,虎狼的奔跑,蛇的滑行,墨鱼的逃遁等等。如果突破了“轮子”对于“车”来说是充分必要的思维定势,人们的思路一下子就被打开,新型“车”就会脱颖而出,如气垫车、步行车、南极雪地车、磁悬浮列车等。 创造、创新是无中生有,或者破旧立新。创造、创新是有规律可循、有步骤可依、有技巧可用、有方法可行的(如智力激励法、组合创造法、师法自然法等)。为什么说“双非原则”也是一种有利于创造、创新的方法呢?创造、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创造、创新的第一步都是想别人所没想,“双非原则”就让人突破思维定势,在很多人认为“对”的地方生疑。会质疑便是创造、创新行动的第一步。 例如“胶片”与“照相”,自从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相机以来,要照相就离不开“胶片”。尽管最初的“胶片”是玻璃板的,后来发明了塑胶片,那都是“胶片”。胶片装在相机中,表面涂有特殊药剂,药剂在遇到光时会发生化学反应。照相时,在胶片形成的像里,光强的地方反应强,光弱的地方反应弱,没有光的地方没反应,再经过特殊药剂的冲冼反应就把图像保留了下来。时间一长,人们自然而然就认为“胶片”是“照相”的充分必要条件。要“照相”非要“胶片”不可。真的是这样吗?人们会不会去设想:不用胶片也可以照相呢?“胶片”的作用是感光,要感光只要能找到其他方法感光不就可以了吗?如果行,那“胶片”对“照相”就不是必要而且充分的。沿着这一思路,人们就可以开发出新型的照相机。由于生疑,于是就可以大胆地迈开创新的步子。 数码相机的问世,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创新,它开创了照相机的一个新时代。数码相机不使用“胶片”,直接通过感光元件记录影像,把光学影像转化为数字信号。相机用一个计算机存储芯片记录下数据,然后可将其传输给一个较大的计算机。它的软件可调整色彩的对比图像,有些甚至能循环播放图像并增加特殊效果,如扭曲和着色。如今,数码相机以一种神奇的速度,普及到世界各个角落、各个层次的人。数码相机完全代替了老式相机,开创了如今的数码新时代。 光场相机为美国Lyfro公司首创,采用特殊的传感器,捕捉一个光场景中各个方向的所有光线,记录每一束光线的颜色、强度和方向。这些信息被存储在每一个图片文件中,用户可以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编辑和处理照片——包括在拍摄之后将照片重新聚焦,以及修改拍摄角度等。此外,该款相机即使在弱光条件下无需闪光灯也可正常拍摄。光场相机的编辑功能,远比目前市场上任何相机和图片编辑都更出色、更加酷。毫无疑问,美国Lyfro公司的技术创新很可能在相机行业引发突破性的变革。这是继数码相机之后又一了不起的伟大技术创新。 事实证明,“双非原则”不仅是一种利于创造、创新的方法,而且可以大大提升人们创造、创新的能力。来源:发明与创新(综合版) 作者:汪道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