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沤田法的重要变化汉代的《氾胜之书》介绍了一种沤种法,又叫沤田法,其基本原理就是“深挖作沤”,在沤内集中使用人力物力,加强管理,合理密植,保证充分供应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肥水条件,发挥作物最大的生产能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同时扩大耕地面积,把耕地扩展到不易开垦的山坡地。
《氾胜之书》先用一亩地为标准对沤田法作了一般性的介绍,然后又根据作物的种类和土地的肥脊对沤田作了具体的说明。 沤田法的沤深和沤间距离一般为 1 尺。但沤深往往因作物而异,从 0.5尺到 3 尺不等,大致上植株大而蔓长根深,或者是块根作物要求深,植株较 小的须根作物要求则相对浅些,沤间距离则因土而异,从 0.9 尺到 3 尺不等, 土地肥则小些,瘠则大些,与种植密度有一定的联系。
《王祯农书》中所载的沤田法,与《氾胜之书》所载的沤田法相比较,有三个重要的变化:
第—:《氾胜之书》中所载的沤田法有带状沤田和方形沤田两种方式,而《王祯农书》中所载的沤田法,只有方形沤田一种方式。
第二:氾胜之所说的方形沤田有上、中、下三种方式,而王祯的方形沤 田已经简化为一种方式,并将氾胜之时 6 至 9 寸见方的小沤改为 1 尺半见方 的大沤;同时缩小沤间的距离,扩大了土地利用面积。
第三:元代的沤田还增加了间套复种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