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简史:影响世界的100大中国古代发明与发现(二)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您位于: 首页 → 发明学堂信息  → (浏览)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万物简史:影响世界的100大中国古代发明与发现(二) 发布于:2013/04/28
    养鱼法

  
“眼似真珠鳞似金,时时动浪出还沈。河中得上龙门去,不叹江湖风月深。”这是唐代诗人章孝标的一首七言绝句《鲤鱼》,它形象地描写了鲤鱼的外形及喜好,写得生动活泼,有跃然纸上之感。
作为我国四大鱼类之一,鲤鱼自古就是人们喜爱的淡水鱼,也是人类最早人工饲养的鱼类之一。早在公元前2500年,我们的祖先就已懂得养鱼了,这也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人工养鱼最早的国家。尤其令人难置信的是,那时的人民已学会人工孵化鱼卵,并把它们放入池塘喂养大。
到了公元前1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我国就有关于养鱼方面的文字记载了。出土的殷商甲骨文上,有“贞其雨,在圃渔”的文字。其中“在圃渔”意思就是在人工的园圃或池塘中捕鱼,这说明当时已经有人工养鱼了。
到了春秋时期,我国已开始大规模养鱼了,《吴郡诸山录》中有“吴王鱼城在其间,当时养成鱼于此”。当时的越国大夫范蠡总结前人的经验,著就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养鱼专著《养鱼经》。虽然此著全文中只有500余字,但它以精炼的文字对鲤鱼繁育、饲养技术和天然饵料的利用均做了详尽叙述。随后,养殖鲤鱼业获得空前发展。
到了唐代,由于皇帝姓李,与鲤谐音,鲤鱼一下子成了皇室的象征,官方法律明令禁止捕食鲤鱼,使养鲤业受到很大的摧残。不过,令人欣慰的是,禁鲤令促进了人们对青、草、鲢、鳙的驯养,逐渐形成我国传统四大家鱼混养体系。这是养鱼技术上的一大跃进,使我国的养鱼业跨进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到了宋明清后,我国养鱼业进一步发展,饲养技术更加完善,对鱼池建造、鱼种搭配、放养密度、分鱼、投饲与施肥、转塘、鱼病治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为今天淡水渔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的淡水养殖取得了一系列的辉煌成就:养殖面积突破1600万亩(万公顷);技术人员们首先解决了鲢鱼人工繁殖的技术难题,后又用同样的方法解决了草鱼、青鱼、鳙鱼、鲮鱼等主要养殖鱼的人工繁殖等。这些成就改变了捕捞天然鱼种的被动局面,让四大家鱼可以就地自繁自养,人为地控制了家鱼的生产产量,进而加快了家鱼家化的步伐,为培育优良品种创造了条件,更为淡水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在成鱼养殖方面,人们也将多年的养殖经验总结成养殖理论,并概括成“八字养殖法”——水、种、饵、密、混、轮、防、管,极大提高了池塘的单位面积的鱼产量。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对观赏鱼的养殖发展较晚,直至南宋才开始,不过至今也有千余年历史了。而西方直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才开始人工养殖鲑鱼等鱼类。目前,西欧国家每年由养鱼场生产淡水鱼约10万吨。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4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除尘滤芯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