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白山制药五厂有个“销售王”——主管经营的副厂长宋瑞,积极协助厂长搞新产品开发,对市场做好预测。他们厂研制出的“镇脑宁胶 囊”,风靡国内外,年创利数百万元。与此同时,他努力抓好销售队伍建设, 要求销售人员要适应各种情况,每到一地,必须了解销售区域、地理位置、 人口状况、销售比例及购买人的心理;他本人对自己更是严格要求,在实际 工作中不断探索,总结出一整套的销售经验:——渗透式销售。当销售人员到某地大医药站推销时,对方并不感兴趣,他们就先送上样品让其试用,然后集中人力到该地名药店,从零售开始推销,将“堡垒”从内部攻破。患者服用见效后,用量自然增大,购买力便增强。到那时,医药批发站就会主动找上门来订货,局面一下子就打开了。
——轰炸式销售。药厂对每个地区的产品宣传费用都有一定的分配比例,轰炸式销售就是把这个地区几个月的广告费用集中在半月或一个月用完。报纸、电台、电视台重要版面和收听收视率最高时间,每天都予以播发,使产品在这个地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悬念式销售。抓好用户及顾客心理,制造一种悬念,使其注意更为集中。如在《福州晚报》上发的一则广告:第一天,在该报买下一整版,写上几个醒目的大字——“请看明天本版”:读者第二天把报纸打开一看,仍是一块空版——“喜讯就在明天”;读到了第三天,整版都是关于产品“镇脑宁”的宣传,当地人们街谈巷议该报当天的内容,争相订阅该报,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订货不容易,往回要帐更难。用宋瑞的话来说:“要多打迂回仗,比别人脑子多转几个弯儿。”吉林省某地一新药特药商店欠通化白山制药五厂的 贷款十余万元,厂里 4 次派人要款,都空手而归。宋瑞得知此事后亲自出马。 他来到药店,同刚出差回来的药店经理寒暄了一阵,宋瑞说明了来意:“听 说经理刚从四川回来就上班了,我们昨晚特别从通化赶来看看您。”然后就 啥也不说了。这位经理一听,马上出去找财会科的同志把汇票办好,一次性 全部带走。为什么?宋厂长说:“原因有三:一是他觉得我能如此详细、准 确掌握他的来去踪影及工作习惯,说明对他已十分了解;二是他看我连夜从 近千里外赶来,足见我此行的决心;三是来后我只谈看望他而不谈要钱,表 现对他的尊重和我们之间的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