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公司在包括玻璃制品、锌制品、金属制品和塑料制品都陷入不景气的情况下,1983 年却使食品玻璃容器的占有率提升到了15%。伯公司是怎么成功的呢?首先在于该公司经理人集中精力精选市场的利基;其次他们致力于以最高的技术达成最低的成本。在这个类似大宗货品的市场中,一个分析说:“制造商不能控制价格,所以他们必须控制成本。成本最低的制造商就是这个产业的王。”伯公司根据这两个准则,安然度过产业衰退期,并且比其他寻求多角化的竞争者还要成功。伯公司所从事的多角化和一般分司的多角化不同。公司领导人理查•林戈解释其作法是,将所有事业视为平等的、策略性的一环。不像别的公司依照以优先顺序来分配资源,而发生资源数量差别。林戈认为:“我们也可以尽量榨取玻璃业的利润,然后拿来投资于高科技事业,并且告诉不同事业部的人,不同的作法。但是这并不会获得最大的效益,反而使玻璃事业部的伙伴们忧心丧志。因此我们对每一个事业都一视同仁,并且希望他们都能尽全力工作。”
所以,伯公司追求的是每个事业部都能持续在该产业中努力地经营、管理。他们生产作业的原则就是高度自动化,操作室的清洁,没有次级加工以及小批量生产。为此,他们只生产九盎斯和十六盎 斯两种大小的罐子,这两种罐子占全美饮料罐的80%。
按照这种管理方式的理解,多角化的公司就等于只有一种产品的公司。在高层主管心目中,每一事业都一视同仁,而且各有专心致力发展该事业的经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