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摩里斯、雷诺和英国的英美等烟草公司,在本国的烟草行业萎缩停滞的情况下,纷纷到亚洲各国推销他们的产品。经过多年的努力,欧美香烟在亚洲终于占据了一席之地。1989 年外国烟在日本的市场占有率约为14%,销售金额为230 亿美元;在台湾的占有率为15%,销售金额为新台币138亿;在韩国的占有率为45%,销售金额为韩园35 亿。之所以欧美香烟能够在短时间内征服亚洲各国的瘾君子,关键在于造势。由于抽烟有害健康,各国均以法律规范香烟广告,有的规定香烟只能做杂志广告,而不准办促销活动;有的通过征收巨额利税,以抑制外烟的增长;有的处于忠于国家的行为,号召公民不要抽外国烟,如此等等。在这些限制和阻止下,“洋烟”则通过造势,以行销来突破各种限制。在行销策略上,他们将“洋烟”销售对象确定为20~30 岁的年龄段,并且以女性为主。因为这些人抽烟的历史并不长,或者还没抽烟。这样,要改变他们对品牌的忠诚度,相对容易得多。
在此基础上,他们不断通过医学刊物的报道和专家的证言,强调美国烟叶的品质较亚洲为佳,尼古丁及焦油的含量很低,致癌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并不如想象或传说中那么严重。他们并以印地安人为例,说明印地安人从小到老都抽烟,却没有什么癌症问题,可见美国烟的品质并不至于危害人体的健康。
这种专家权威性的报道,在口耳相传的媒体引导下,使多数想要表现个性,帅气的青年男女信以为真,因而理直气壮地欣然接受它的洗脑麻醉,而烟草公司则开拓了市场,大获其利。